【简介】乌毡帽是一种手工艺品。作为浙江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有绍兴“三乌”之称。
【主要产地】
【历史典故】
关于乌毡帽的来历,有一个的传说。有一个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并把老虎打死,猎人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的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这个猎人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绍兴乌毡帽。
【主要原料】
羊毛
【制作工艺】
1、选用当年春天剪下的湖羊毛,将羊毛里面的杂质挑选干净后,加水放上一夜。用弹棉花的方式将羊毛弹成絮状。
2、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摊在竹垫上。铺好后喷水将蓬松的羊毛压倒,并用竹垫卷起来,扎紧。两人用同一只脚向一个方向同时用力捻。将帽子的大致形状捏出来,完成后再重复上面“捻”的工序。接着再将帽子中间扯开,做成饺子状。
3、在滚烫的开水里揉搓,将其中的脏物揉出来,揉搓干净后,还要在太阳下暴晒几天。
4、晒干的毡帽用特殊的模具定型。边上冒出来的细羊毛有点扎人,要用小火烤掉。然后再把烤好的毡帽染色。再次定型、晒干后,乌毡帽就做好了。
【品质特征】
内外乌黑,圆顶,卷边,前段呈畚斗形
【需求场合】
佩戴,赠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