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麦圆子

芽麦圆子

【简介】芽麦圆子,吃起来又甜又软又糯,其形状又是圆圆的扁扁的,因地区不同,叫法也不同,称为“芽麦圆子”或“芽麦塌饼”。

【主要产地】浙江,嘉兴,海宁

【历史典故】

民间传说,蚕神马鸣王菩萨(或称蚕花娘娘)下凡行香的时候,曾在农家吃过芽麦圆子。为此,每年清明时节,芽麦圆子就成为养蚕人家奉祀马鸣王菩萨的必备供品,也成了农家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上佳美食。

【制作原料】

芽麦圆子是以米粉、麦芽粉及一种叫作“草头”的神秘食材为原料制作的。

1.米粉是糯米和粳米以一定的比例掺和碾成粉。这样做出来的圆子才能糯而不黏,软而不烂。

2.神秘食材“草头”便是一种叫棉线头草(学名叫佛耳草)的植物。这种草纤维使得芽麦塌饼嚼起来有一定的韧性。这“草头”是无人种植的,都是野货,都能在农村的宅前屋后、田头路边找到。采摘完棉线头草的嫩头之后,需要经过仔细的筛选,去除杂质,然后晒干备用。

3.麦芽粉是用发芽后的小麦晒干碾成的粉,它的作用是转化为糖(麦芽糖)产生甜味,并发酵使米饼变得十分柔软。

【制作方法】

1.麦芽粉、棉线草、米粉、加水,反复揉搓,做成一个个淡绿色的面团,取适量加以搓揉就可以制成圆子了。

2.让其自然发酵,把一部分糯米粉发酵成糖分,发酵后的圆子会变得格外松软。

3.最后一道工序是烙圆子,将一个个圆子放到平底锅上,用素油煎至两面略有焦黄色,香甜软糯的芽麦圆子就做成了。

其它特产

更多>>

美食

更多>>

周边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