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

2024-05-15 来源:天气网

导语: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是什么呢?其实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话题,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吧!

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

环境

曾几何时,人类自视为上帝的选民,陶醉于征服自然界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之中。特别是近百年来,人类的技术进步呈加速度地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加节制。大自然固然不会呐喊,但沉默后的爆发更为有力,她以一个又一个的环境问题如数地回报给人类,这简直是对人类技术进步的蔑视和挑战,人类虚伪的傲慢心理终于被摧毁,他觉醒了,虽然晚了点,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毕竟是醒了,亡羊补牢,因而掀起了70年代初世界环境问题的第一个高潮。

这次高潮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为标志,标志着人类进入一个新阶段:自觉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可惜的是,70年代东西方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对抗,以及1971年发生的美元危机、1973年和1974年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致使世界经济和商贸停滞并产生摩擦,从而使国际上放松了对环境方面的关心和行动。80年代,世界气候异常,非洲萨哈拉地带严重干旱,荒漠化加重;热带雨林依旧锐减,“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平流层的“臭氧”洞出现并扩大,使人们明显地感到了全球的环境加速劣化。

1985年,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中开辟了一个“环境与开发”的新项目,提出“由于当今世界近50亿人口活动的结果,所有国家依存的(以大陆为单位的,以地球为单位的)资源基础已经并继续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政治、社会混乱,这将对地区安全、国际和平构成威胁。”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已将环境与经济开发、世界和平联系在一起,无疑要比70年代旨在提醒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的认识更深刻更具体。8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东西方关系出现缓和、对话趋势,全球性的军事对抗竞赛让位于地区冲突。

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出,而这些问题无一不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环境问题重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989年7月16日第15次西方7国首脑会议在巴黎结束时,首次就环境保护问题专门发表了声明。同年9月4日,4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世界环境问题与世界政治局势成为会上的两大中心议题。大会同意1992年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从而掀起了80年代末以来的第二次世界环境问题的高潮。这次高潮将在90年代随着“国际减灾十年计划”和“全球变化计划”、“持续发展”等的实施,以及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地球首脑”会议的召开,必然向纵深方向发展。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与以前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

50~60年代,虽然也发生过像“伦敦烟雾”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但那毕竟是局部的或者是某一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人们通过专门的技术可以将其治理,其费用也是国家和地区能够承担。而当今的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与国际政治、和平安全、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全球问题。其基本特点是:①涵盖面广。地球表层的四大圈层都涉及到,既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又叠加着区域性的环境问题。②影响面宽。不仅影响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是一组集科技、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权益于一体的复杂问题。③人们的认识已经超出了一般性的认识。随着1992年国际环发大会的召开,国际立法活动加强,人类开始进入制定和实施实质性、定量化的政策措施的阶段。

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

环境

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意识,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承担义务,同时各国之间的权益矛盾也更加突出。80年代末世界环境问题的重新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双重意义。首先,环境问题是一个挑战。一些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贫困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对灾民加以救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需要资金来改善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这无疑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更大的负担和困难。但是,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来说又是一个契机。中国政府一贯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今日之环境问题,是过去一、二百年工业化以来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积累后产生质变的结果,发达国家应负有主要责任,直到今日,他们仍是世界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环境的污染源。在当前全人类对付环境问题的挑战中,应承担更多的义务。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源,出于自身的贫困。贫困是环境恶化的原因和结果,环境恶化又破坏了发展进程。必须坚持持续发展,才能打破贫困与环境恶化之间的恶性循环,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减轻灾害提供出路。环境和贫困应该联系在一起,发达国家有义务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帮助穷国走出贫困,保护环境。

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增加,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臭氧层破坏:由于氟氯烃类化合物等化学物质的释放,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增加了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物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导致动植物种群减少,生态系统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

酸雨蔓延: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对农作物、森林、湖泊和建筑物造成损害。

森林锐减:人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和开发,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土地荒漠化:由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沙漠化。

大气污染:工业生产、交通等人类活动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大气造成污染。

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资源质量和生态系统。

土壤污染: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污染物的积累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质量和生态安全。

海洋污染:陆地污染源的排放以及船舶运输的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