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气+城市文化

首页>天气生活>城市文化

安徽池州历史文化介绍

2019-07-26城市文化

  安徽池州的地理位置独特,其多元文化交融汇聚,形成了池州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罗城民歌、石台唱曲、平安草龙灯、鸡公调、福主庙会、酉华唱经锣鼓列入省级文化遗产。

  “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萨都剌《重过九华山》),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就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奉命召集翰林学士,在池编辑并刻版印刷的。

  以地藏精神为内核的九华山佛教文化个性突出,地域性强。作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既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又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地藏信仰是九华山佛文化形成之源,“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信仰从古印度传到中国,从佛经中菩萨到真人金地藏,在九华山这块净土上弘扬,最终形成了理念高尚、个性突出和系统完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

  池州是中国傩戏之乡,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中国戏曲的百科全书” 石台目连戏和黄梅戏姐妹腔的文南词名列省级文化遗产。池州还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重要流行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