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纳木错湖怎么形成的

来源:天气加2023-07-25 16:49:00

  “纳木错”圣湖,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咸水湖,位于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之间。湖泊面积约为1920平方千米,呈近似长方形,东西长约70多千米,南北宽约30多千米,湖面海拔高达4718米。

  纳木错的形成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根据地质学的勘测和科学考察,纳木错地区属于拉萨地体,其基底由至少1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陆壳构成。经过漫长岁月,它在晚侏罗纪时增生到部分羌塘地体上。

纳木错湖怎么形成的 纳木错湖的成因是什么

  据资料显示,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受到喜马拉雅运动和冰川的影响,纳木错地区发生了地质凹陷,形成了巨大的盆湖,成为典型的断陷构造湖。虽然纳木错湖面海拔较高,但由于念青唐古拉山的阻挡,它实际上是一个封闭式的内流湖。

  纳木错的北侧和西北侧是连绵起伏的藏北高原,东南部则是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这里草木葱茏,牛羊成群。每年冬季来临前,藏北的牧民都会将牛羊赶到这里,让它们度过严寒的风雪。

  这个湖泊属于封闭式湖泊,降水量较少,日照强烈,主要通过湖面蒸发来消耗水量,每年蒸发约有23.04亿立方米。而补给湖水的途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于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另一部分则来自于流域内冰川融水和流域土地上降雨所形成的径流。

  近几年,西藏地区的监测数据显示,纳木错的面积一直在扩张。研究表明,这主要归因于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近年来,纳木错的降水量明显增加,气温上升导致周围冰川融化,释放的冰川水源涌入湖泊,从而导致湖泊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纳木错周边的大小溪流也为湖泊提供了补给,进一步促成湖泊面积的增加。

纳木错湖怎么形成的 纳木错湖的成因是什么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拥有多种典型湿地生态类型,依赖于高原湖泊的存在。湖区包括湖边沼泽、河口、湖岸浅水区、湖岸湿草甸、岩石湖岸、沙质湖岸、砂石质小岛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高原湿地群落。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纳木错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这片壮丽的自然景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高原湖泊独特的魅力,欣赏壮观的湖光山色,感受纯净的高原空气,以及亲近与自然的珍贵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