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气+城市文化

首页>天气生活>城市文化

南平武夷山悬棺是怎么回事

2019-05-15城市文化

武夷曾属瓯地。古时有过闽瓯、越沤(瓯)等称,秦汉之际又俗分为东瓯、西瓯,武夷应属瓯人的活动中心。春秋末,西迁的西瓯人统一了岭西,沿续至今的就是壮族。壮族人自称中有“但”的音节,即与先世源于古越的疍人有关。壮族有个原始故事:说是一位孤清的老太,收养了一个短尾人。她死时,这个短尾人刮起了一阵狂风,把老人的遗体送到了悬崖之上,因为短尾人是不凡的龙子、他每年三月三都要来扫墓,因此形成三月三的歌节。

悬棺,又称船,是以船作棺木放在陡峭的崖峰洞穴中是葬,是古越人殡葬的方式之一。目前,武夷山有悬葬的船棺9处,说明在三四千年前,这一带是古越人聚居之处,船是当时古越人赖以生存与生活的主要工具,所以他们在死后便用船作为棺木,希望能像活着时继续享用它。

武夷山的悬棺,大部分在临溪的绝壁上距离水面20-50米不等的向阳洞穴中。经考证,这些船棺有的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古代的科学还不发达,武夷山绝壁洞穴中的悬棺是怎样安葬的呢?据考古专家的推测,安葬时,崖下的悬棺,先用一根穿过固定在山顶上的定向滑轮的粗绳悬挂起来,滑轮一头连着绞车头捆住重达150多千克的棺木,担负安葬的古人从山顶上沿着另根粗绳滑下来,到接近洞口时,双脚往岩壁上一蹬,像荡秋千一样来回荡几下,就进入洞穴。进洞站稳脚跟后,绞车开始转动,棺木凌空徐徐上升,当升到与洞穴水平的位置时,洞里的人用带有钩子的竹竿,钩住棺木上的绳子,将棺木拉进洞里,放平摆稳,悬葬便完成。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