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气+城市文化

首页>天气生活>城市文化

韶关大多是讲什么话?

2019-01-22城市文化

  导语:韶关以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为主,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内部交流还保留着本民族语言。 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

  一、粤语

  粤方言又称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北美洲、英国、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二、客家语

  客家语(Hak-kâ-ngî),简称客语(Hak-ngî),在非正式场合又称客话、客家话等,而在部分地区还称涯话(粤西等地)、新民话(广西等地)、广东话(土广东话)(湖南、四川等地)、怀远话(江西等地)、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之一(法定公事语言) 、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

  客家话成为韶关方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时代、战乱的变迁。据有史可考的记载显示,宋室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今韶关);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此外,韶关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 。舜帝南巡曾经过此地登韶石山而奏韶乐,动听的乐曲使周围的山石也为之动容。历史上的韶州被誉为“岭南名郡”,孕育了以陈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唐代诗人邵碣、宋代名臣余靖、明代抗倭名将太子太保陈磷、清代文学家廖燕、抗日战神薛岳、铁军创始人张发奎、为杰出代表的大批历史名人。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在韶州弘法37年,南华寺因此成为禅宗的“南宗祖庭”。

  韶关民间文化艺术种类丰富,包括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山歌剧、山歌、说书、快板、粤曲、舞龙、舞狮等民间歌舞以及木雕、编织、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