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气+城市文化

首页>天气生活>城市文化

2018年版海南省定安县各乡镇地名的来历

2018-10-19城市文化

  2018年版海南省定安县各乡镇地名的来历

  定城镇

  高龙村:村落坐落在长条土脊(俗称土龙)之上,故名。

  大底村:因村庄位于平原中央。形似一个锥台,中间高四周低,底部似锅盖。故历来有锅盖村之称。形体地面较大,取“底大兴盛”之意,故名大底。

  春山村:明举人李开里第。开号春山,故以号名为村名。

  罗温村:俗称湾边村。明代建村,名禄运村。当地俗称有“落运”之嫌,意头不好,后以谐音改称罗温。

  仙沟圩:旧名火烧坡,古有地震,裂成一沟。明代一老妇从仙屯村迁来火烧坡居住,称仙人。后渐发展成圩集,故名仙沟圩。

  巡崖村:唐懿宗咸通五年,李将军带领兵船在这里登陆,船到这里为止。古人认为船到了崖,故称船崖。到了宋朝,琼州府在这里设立巡检衙,驻守关隘。因衙与崖同音,船崖就改名巡崖。

  仙屯村:仙屯一世祖莫意“夜梦村庄上空有灿烂的云彩出现,是为吉祥之兆”,以“新云”立为村名。莫意世祖在世时,村人生活无忧无虑,快乐犹如神仙,“新云”改名为“仙屯”。

  杨迈村:宋代建村,时为杨、吴二姓人居,而杨姓人多,故名杨迈。

  龙州圩:清末在河边龙公庙旁形成圩集,因河山地形似龙,故名龙州圩。

  新竹镇

  禄地村:明代邱姓村民从琼山县金花村迁居于此,因其祖邱浚在朝中为官而得益受禄,故名禄地。

  龙湖镇

  居丁圩:清末成圩,民国迁今址,始称永隆市。因位处交通丁字路口,故名居丁圩。

  南福岭村:地处南福岭脚得名。

  永丰圩:驻地原名长岭村,清道光四年(1824年)建圩集,以此地土壤肥沃,常获丰收之意命名永丰圩。

  佳龙村:明代建村于条形山丘之上,地形似龙,是人住的佳地,故名。

  雷鸣镇

  雷鸣圩:驻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十甲人共建圩集,称雷打坡圩,因常有雷电击伤人畜得名。后雅化,名雷鸣圩。

  梅种村:明末村民王杰昌从龙梅村迁此定居,不忘故土,故名梅种村。

  黄竹镇

  黄竹圩:驻地明初建村,地多黄竹,故名黄竹村。明弘治年间形成圩集,故名黄竹圩。

  龙流水村:明末建村,村前小河流过,喻为龙流水,故名。

  富文镇

  九所圩:圩集建于清代,原名宾文市。建国后以圩靠近九所村而改名九所圩。

  深水村:明代许氏村民从琼山迁此河边定居。据族谱:“居深潭涌水灌万里,水润地根深叶茂世代番昌乐荛天”,故名。

  白鹤村:明初成村,地形似白鹤,故名。

  龙门镇

  龙门圩:驻地清初有那危市,在隆门、南资二图交界,即此地。清雍正时集市扩大,改称隆门市,谐音龙门圩。

  久温塘村:明末建村,村前池塘长年水温较高,故名久温塘村。

  龙拔塘村:村落东南面有900多平方米宽的池塘,传说古代神龙从此拔起升天而成,故名。

  赤土村:村庄周围是赤色的富硒泥土,故名。

  岭口镇

  岭口圩:清康熙初三姓人共建圩集,名三家坡市。为定安县人出入母瑞山隘口,故称岭口圩。

  三加村:明代有几批都是三家人迁居于此,故名。

  封诰村:因元代李青梅被元文宗封为娘娘,故名。

  礼守堆:原名黎首堆,即南建州州府外黎族首领居住的地方,后谐音礼守堆。

  梅村:莫姓先人从定城莫村迁居于此。不忘祖居地莫村,故谐音梅村。

  翰林镇

  翰林圩:驻地清代称来统路市,抗日战争时被焚,商户迁寒娘园重建集市,谐音称翰林圩。

  林田村:清初建村。此处坡地宽阔,取名蓝田。1870年以蓝田岭香木成林,改名林田村。

  沐塘:“沐”方言音同“木”。村庄树木成林,池塘水井水资源丰富,故名。

  龙河镇

  龙塘圩:驻地古因有井涌水量大,人称龙滚井,井边有池,称龙塘。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在龙塘村附近形成龙塘圩。

  天池村:元末建村。此地因地势高用水困难,村民多挖池贮存天下雨水,故名。

  绿林村:村庄绿树成荫,故名。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