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热点

首页>天气生活>热点

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 24小时营业网上打官司成现实

2018-09-10热点

  官司除了现实里去法院打,还能在网上打?日前,北京市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新闻称互联网法院实行24小时营业制度,这让网上打官司成为现实。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法院24小时不打烊”、“官司网上打”,曾经科幻的场景如今已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成为现实。昨天(9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以后,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打官司,将实现“网上案件网上审”。一起案件的起诉、调解、立案、送达、庭审等诉讼环节都能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全程网上办理。电子诉讼平台能自动生成简易案件的法律文书,当事人还可随时登陆平台递交材料、查询案件诉讼进展甚至联系法官。

  今后,北京互联网法院将集中管辖全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哪些案件属于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互联网法院跟传统的法院相比有什么不一样?怎么到互联网法院打官司?

  走进位于北京丰台科技园区的北京互联网法院,人脸识别技术、智能机器人、电子调光玻璃、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诉状自动生成机……各种先进技术让人应接不暇。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告诉记者,他们前期为该平台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精力,从案件受理到立案、调解,到证据交换、审前程序,再到最后庭审、送达等,所有环节都能够通过平台在线完成。

  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全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包括互联网购物、服务、金融借款、小额借款等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和侵权、域名、侵权责任纠纷,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纠纷;还包括检察机关提起的涉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因对互联网进行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以及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对这个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提起上诉或抗诉的案件,分别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跨行政区划的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张雯介绍,北京的互联网业态非常繁荣,据他们统计,75%以上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北京落户,大概有1690万的互联网用户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有一个专门的法院来受理北京市辖区内一审的互联网案件,实现网上案件网上审,对于互联网空间治理的法治化非常有意义。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庭设置与普通法院明显不同,没有原告被告席位,而是在审判席的对面多了几块大屏幕,只要网络条件允许,原被告双方可以选择在自己家里或单位等地点参与庭审。最大的不同是利用科技打破时间限制,打造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佘贵清表示,老百姓可以随时登陆电子诉讼平台,随时起诉立案、提交诉讼材料,没有时间的概念。相较之下,传统法院只有上班时间才能在线下提交相关材料。

  法院受理了原告的起诉,送达给被告,被告不接收怎么办?法官告诉记者,同样能通过技术手段既确保当事人对案件诉讼进展的知情权,也能够极大地提高送达效率。“当我们把相关的传票和相应的联系方式传递给当事人之后,其手机上会有一个强制的弹屏,这是跟联通和移动合作推出的一个产品,如果当事人不按确认,那么当事人的手机是没有办法操作的。”

  由于互联网法院采用当事双方网上提交诉讼材料,网上进行案件审理,组织证据交换,所以网上签署法律文书也是一大特色。张雯说:“庭审通过视频完成的语音来记录,但是签字怎么办?我们把物理的这个动作通过信息化的转化键入到程序中去,就解决了当事人跑过来再签字的问题。”

  张雯还强调,要满足群众多元诉讼需要,用技术体现司法温暖。她说:“考虑到一些人群不适应互联网法院,就愿意找立案法官,觉得踏实,那么我们的法官会帮助当事人进行材料的输入,包括进行电子化立案的完成等,整个流程都体现了‘当事人中心主义’。”

  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安凤德通报的数据中,可以预想到北京互联网法院面临的审判压力。近年来,北京互联网案件数量不断增长。2017年,仅全市法院受理的互联网购物、服务合同等9类互联网案件有45000余件,今年1-8月审理以上案由案件37000余件,同比上升24.4%。

  目前,全院共有员额法官38名,平均年龄40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75.7%,法官平均审判年限10年。一名法官如何完成年均八九百个案件的审判量?张雯表示,将通过类案推送、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等技术手段,帮助法官了解同类其他案件的裁判情况,更利于实现同案同判,促进司法公正。

  北京互联网法院设有公众体验区,即使不打官司,也可以来学习、体验互联网诉讼。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天气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