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秋冬季大雾多发 山东至河南遭遇成片浓雾天气

2024-12-05 来源:天气网

  天气网讯,今晨(12月5日),从山东至河南的区域被大片的强浓雾乃至特强浓雾笼罩,导致多个地方的能见度骤降至不足100米。这场大雾从昨天夜间开始,在华北、黄淮等地逐渐蔓延开来。具体地,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河南东部和南部、湖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均被浓雾覆盖,其中山东西部至河南东北部的雾气尤为严重,部分气象观测站记录的能见度更是低于100米的极值。

秋冬季大雾多发 山东至河南遭遇成片浓雾天气

大雾

  幸运的是,随着今日白天的阳光逐渐增强,近地面的水汽因受热而不再饱和,雾气因此逐渐消散,能见度也随之恢复。然而,气象部门提醒,今天夜间至明天上午,华北南部、黄淮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可能遭遇大雾天气,公众和驾驶员需继续留意天气变化。

  那么,为何我国秋冬季节大雾天气如此频繁呢?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昼夜温差显著增大,晴朗的夜晚至清晨时段,地面迅速通过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的水汽易于凝结成雾。根据统计数据,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其次是11月和1月,这进一步证实了秋冬季是雾的高发期。

  大雾天气不仅给交通出行带来极大挑战,常常导致高速公路封闭和机场航班延误,还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当大雾来袭时,驾驶员应首先放慢车速,并确保在减速过程中避免猛踩刹车以防止追尾事故。同时,务必适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但切记不可使用远光灯,以免光线散射造成视线更加模糊。此外,勤按喇叭以警示其他车辆,遵循“双车道走内侧,三条车道走中间”的原则,并在能见度极低时尽快寻找出口驶离高速公路,或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并设置警告标志,确保人员安全撤离至护栏外。

  除了交通影响,大雾天气还可能加剧空气污染,因为雾中的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后不易扩散和沉降,往往聚集在人们频繁活动的高度。因此,公众在大雾天气下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以保护自身健康。

秋冬季大雾多发 山东至河南遭遇成片浓雾天气

雾天

  大雾预警的三个基本原则

  ‌大雾预警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大雾黄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防御指南包括: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防御指南包括: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工作;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减少户外活动。

  ‌大雾红色预警信号‌:表示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防御指南包括:有关单位按照行业规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如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路暂时封闭,轮渡暂时停航等;驾驶人员根据雾天行驶规定,采取雾天预防措施,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合理行驶方式,并尽快寻找安全停放区域停靠;停止各类户外活动。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