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冻害的特点和指标 冻害的作用机制

2024-09-30 来源:天气网

导语:在农业和气候研究领域,冻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自然现象,它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还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冻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变化,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冻害的特点和指标和冻害的作用机制吧!

冻害的特点和指标

冻害的特点和指标 冻害的作用机制

冻害

不同作物受冻害的特点不同,如冬小麦主要可分为:

①冬季严寒型。冬季无积雪或积雪不稳定时易受害;

②入冬剧烈降温型。麦苗停止生长前后气温骤然大幅度下降,或冬小麦播种后前期气温偏高生长过旺时遇冷空气易受害;

③早春融冻型。早春回暖融冻,春苗开始萌动时遇较强冷空气易受害,等等。不同作物、品种的冻害指标也各不相同,如小麦多采用植株受冻死亡50%以上时分蘖节处的最低温度作为冻害的临界温度,即衡量植株抗寒力的指标。

抗寒性较强品种的冻害临界温度是-19℃~-17℃、抗寒性弱的品种是-18℃~-15℃。成龄果树发生严重冻害的临界温度:柑橘为-9℃~-7℃,葡萄为-20℃~-16℃。

冻害的作用机制

‌细胞结冰伤害‌:当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细胞间隙和细胞内的水分结成冰晶,导致细胞膨胀,造成机械伤害。细胞间隙结冰后,水分从细胞内移到细胞外,导致细胞脱水,进而引起原生质严重缺水,最终导致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凝聚现象,造成原生质结构解体和细胞死亡‌。

‌生理生化变化‌:冻害会引起膜的相变和活性氧的破坏,导致胞质环流减慢或停止,水分平衡失调,光合速率减弱,呼吸速率大起大落。膜脂的物理状态影响膜蛋白的活性,低温下膜蛋白功能不正常,抑制能量转换和代谢过程。

‌间接危害‌:低温还会导致作物生理生化变化,如酶失活、细胞失水浓缩等,进一步引起胶体物质沉淀。受冻害后温度急剧回升比缓慢回升会引起更大的伤害‌。

冻害的特点和指标 冻害的作用机制

冻害

如何防止低温冻害

在冬、春季节,由于雨水多、温度低、湿度大、光照不足等气候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作物田间栽培管理及落实各项防寒、防冻措施。

冻害主要指树木因受低温的伤害而使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影响树木冻害发生的因素很复杂,从内因来说,与树种、品种、树龄、生长势及当年枝条的成熟及休眠与否均有密切关系。从外因来说,与气象、地势、坡向、水体、土壤、栽培管理等因素分不开。

大力推广大棚生产及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改善栽培环境和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寒潮到来之前,农作物增施功能型叶面肥(如爱沃富、绿得钙等氨基酸类叶面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缓解作物临界温度的抗寒能力,采用套袋保果新技术,有效预防低温冻害对农作物果实的影响;

灾后措施:及时排干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水位,在低温寒冷天气降临时,在农作物四周增设遮阳网措施,预防作物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在天气晴朗瞬间或天气转好后,及时喷洒农药,防治流行病害疫病、炭疽病和细菌性病害,同时,注意低温冻害对作物根系的影响,促进受害根系长出新根,恢复正常生长。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