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2024-08-08 来源:天气网

导语:什么是地震?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复杂性远超过其字面意义所展现的简单性。从专业的角度深入解析,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所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这一过程涉及到地球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之一,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多个层次构成,主要发生在地壳层中,下面就去看看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吧!

什么是地震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同时产生地震波将能量向远方输送引起地震范围扩大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里,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做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每年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20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为1~2次。小地震人们感觉不到,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各地有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到来,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人们迟早会在第一时间准确预报地震。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是因为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出去所形成的。

火山地震是因为火山活动所引起的。陷落地震是因为地层陷落而引起的。

诱发地震是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

人工地震是因为核爆炸、工程爆破、水库蓄水、矿山采矿等人类活动引发的。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震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5类: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