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南北双暴雨带加剧 权威预警:局部冰雹达11级

2024-06-21 来源:天气网

天气网讯,近期,我国南北地区遭遇到了双暴雨带的强烈影响,而且这种极端天气状况加剧了当地的防汛形势,给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显示,南北双暴雨带不仅带来了持续的大范围降雨,还伴随着强烈的对流天气,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冰雹等极端气象现象,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局部地区的冰雹强度达到了惊人的11级,这种强度的冰雹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下面就去了解一下吧!

南北双暴雨带加剧

南北双暴雨带加剧 权威预警:局部冰雹达11级

暴雨天气

2024年的六月,天气异常多变,南北方的雨水像是约好了似的,一齐铺天盖地而来。在刚刚过去的6月20日,虽然南方暴雨带减弱,但梅雨带中的暴雨云团对准皖南一线,大量暴雨在这一地区倒下,黄山附近出现了成片的特大暴雨。

一、双大暴雨带形成

6月21日,从卫星云图上可见,大片浓厚的降水云系笼罩中东部,南方一簇簇的云团显得特别白亮,显示出梅雨带中对流云团发展得特别活跃,部分地区的激烈暴雨已经拉开序幕。

中央气象台6月21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6月21日14时至22日14时,贵州中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河南东南部、江西西北部、安徽、江苏以及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南部、吉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中部、湖北东部和南部、湖南东北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听起来,我国中东部多地被暴雨笼罩,仿佛天空被掏了个大洞,雨水肆无忌惮地倾泻而下。

实际上,除了南方多地的激烈暴雨,暴雨还将开辟东北战场。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也指出,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和黑龙江南部雨量可达暴雨~大暴雨量级,6月这么猛烈的降雨对东北而言是非常罕见的,部分地区可能打破6月日降雨纪录。

二、南北方暴雨都在加强!

这一次,南北方的暴雨可谓“双剑合璧”,但它们的成因却大相径庭。南方的大暴雨是由湿热的西南季风形成的梅雨带引发的,而北方的暴雨则是由冷涡南下形成的冷涡雷雨。不同的气象条件,在这段时间里演绎出了一场场气势磅礴的雨水交响曲。

南方的暴雨源自西南季风,这个从印度洋带来的湿润气流,在我国南方地区汇聚,形成了持续性的降雨。梅雨带是这个季节的主角,每年夏天,它都会像个固定演员准时登台。梅雨带的降雨具有连绵不绝的特点,雨量大且集中,往往伴随着雷电交加。江淮大部、江汉大部、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重庆东部、贵州西南部和中部这些地区,正在经历着雨水的洗礼。尤其是湖北东部和南部、安徽西部、江苏北部的部分地区,局部大暴雨的预报更是让人对未来的几天充满了担忧。

而北方的暴雨,则是冷涡南下所致。冷涡,就像一个来自北极的冷酷大叔,携带着冷空气一路南下,与北方更温暖的气团相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流天气。冷涡雷雨的特点是降水集中,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却威力十足。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东部、吉林西部等地,正是这场冷涡雷雨的主战场。卫星云图上可见,今天蒙古国境内已经出现螺旋云系,这正是东移南下中的冷涡系统。

南北双暴雨带加剧 权威预警:局部冰雹达11级

冰雹

三、局部11级冰雹

在这些暴雨的背后,强对流天气也不甘寂寞,纷纷登场。雷暴大风和冰雹,这些天公不作美的标志,预示着更为激烈的天气变化。中央气象台6月21日10时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6月21日14时至22日14时,内蒙古东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北部、河北中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和西部、贵州中部和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河南东南部、安徽中部、江苏中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局地可能出现龙卷。

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辽宁北部、河北中部、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南东南部、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重庆中东部、贵州、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河南东南部、安徽、江苏中北部和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最大可达80毫米以上。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暴雨如此频繁且猛烈呢?这与大气环流和季风活动密切相关。今年,西南季风异常活跃,带来了更多的水汽,形成了强劲的梅雨带。而北方的冷涡活动频繁,加之高空暖脊的强弱变化,使得冷空气南下,激发了强烈的对流活动。

眼下的天气形势,看似让人有些无奈,但实际上,每一场暴雨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气象知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场暴雨与强对流天气的联合表演,正在我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尽管暴雨和冰雹带来了不便和损失,但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更需要的是科学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大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和预警信息。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