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云墙的形成原因 云墙的出现预示什么

2024-06-19 来源:天气网

导语:云墙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涉及到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首先,云墙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温度差异以及风的流向密切相关,当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时,水汽会在一定条件下凝结成云滴,这些云滴在风的吹拂下逐渐聚集,形成云墙的基本结构,下面就去看看云墙的出现预示什么吧!

云墙的形成原因

云墙的形成原因 云墙的出现预示什么

云墙

台风眼壁(云墙)的形成是由于台风眼内气流下沉,眼外气流上升而形成具有不同垂直运动的环流,可以使温度梯度和动量集中或加强,从而形成眼区边界或眼壁,因而眼壁实际上是台风内外之间的一种过渡区,具有锋面的一些特征。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可以说明台风眼区和眼壁是台风内必然出现的重要特征。

在角动量守恒条件下,当低空流入空气在径向气压梯度力作用下趋近台风中心,切向速度(V₄)将变得无限大。但实际上流入的空气并不能进入台风的中心部位,因而当空气在到达离中心较近的距离时,切向速度迅速增大,相应地离心力和科氏力也增加很大,结果使流入空气不能再向内运动,即使可能也是很有限的,于是大量流入的空气必然转向上升,造成眼壁内有很强的上升运动,其值可达5~13m·s-¹,最后从高层向外流出,而由这种流线所确定的旋转面就是台风的眼壁。云墙区强烈的上升运动所导致的大量凝结潜热释放,形成大量“热塔”。

一个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可能同时在不同方位产生200多个“热塔”,对台风暖心的形成和加强具有重要作用。台风眼壁一般是随高度升高而向外倾斜,至高层变成准水平。眼壁倾斜主要是由强温压场结构决定的,并与上升运动大小密切相关。在低层,上升运动强的云墙内,眼壁几乎是垂直的,台风越强,眼壁的坡度越陡。从动力学上也可以说明眼壁的坡度是随高度向外倾斜的,最后变成准水平。由于台风具有暖心结构,所以径向气压梯度向上减小。在低层,旋转空气环的离心力和科氏力如果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当空气环上升到高空后,在某一高度,离心力和科氏力之和超过高空较弱的气压梯度力,于是空气转向外运动,形成眼壁向外倾斜。

云墙的形成原因 云墙的出现预示什么

云墙

一般成熟的台风都有明显的云墙,但也有个别台风没有云墙。例如1967年7月西北太平洋上的Bille台风(6703)就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这个台风离中心不到180km处,观测到35~40m·s-¹的强风速,但是都是由云顶不超过1.2~1.7km的层积云组成的,没有云墙。然而在台风中心有一个中尺度暖心,它不是由对流云释放的潜热形成的,因为1.7km以上没有云,而是由狭窄的晴空气柱中的下沉增温造成的,大约由580hPa下沉到850hPa,由于暖心的形成,引起地面气压下降而造成达到台风标准的强风速。

云墙的出现预示什么

云墙的出现预示着不同的天气现象,具体取决于云墙的类型和形成环境。

在某些情况下,云墙的出现可能预示着冷空气的到来。例如,在北京上空出现的云墙景观,气象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冷空气与暖空气锋面交汇时形成的,预示着即将有降雨天气。

云墙也可能是超级单体雷暴的一个典型结构,由大量潮湿空气强烈上升而形成的积雨云组成。这种云墙的形成与干燥的后缘下沉气流与暖湿的上升气流相遇有关,可能伴随着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另外,云墙也可能是热带风暴、台风水平结构的一部分,由大量潮湿空气强烈上升而形成的积雨云组成,环绕着台风眼,高耸似墙。这是热带风暴、台风中最大雷雨发生区,其内侧又是最大风速区,因此云墙是形成灾害的狂风暴雨区。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