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地形的影响是什么 地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4-06-18 来源:天气网

导语:地形的影响是什么?首先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显著,高山峻岭可以阻挡气流,形成独特的山地气候;平原地区则容易形成广阔的气流通道,气候较为温和,而且地形的不同还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如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而在背风坡则降水较少,那么大家知道地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吗?下面就去了解了解吧!

地形的影响是什么

地形的影响是什么 地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地形

地形是影响台风强度迅速减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地形对台风强度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地表摩擦力加大,径向风速加大,大量空气质量进入台风中心引起的。因此,与地表状况有密切关系。若有较高的山脉存在,如台湾岛的中央山脉,北自塔曼山南至北大武山,水平长达230多千米的地带有许多山脉海拔达2000米以上,其中达3000米以上有雪山(3884米)、南湖大山(3740米)、蓄莱主山(3559米)、秀姑峦山(3833米)、玉山(3997米)、卑南主山(3293米)、北大武山(3090米),以玉山为最高。

即使是常受台风正面袭击的东部沿海地区,也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如新港山高达1682米,由于台湾岛高山多,地形复杂,因而,登陆的台风,经常是强度大减。据有关研究表明,台风中心登陆后过山脉前和后,不同地段减弱情况不一。表4-14为其统计结果,由表可见,中部减弱最快,可达8~10hPa·h-',南部最小,1~3hPa·h-'。在岛上滞留时间越长,减弱越多。事实上,登陆的台风,地形对台风强度减弱的影响,早在台风登陆前6~18小时就开始了。这些台风中心极值都在910hPa以下,最低达885hPa(如5904),是近50多年来登陆的台风中强度最强的几次台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登陆时的平均气压为934hPa,最低达920hPa,与登陆前最低气压的差值平均33.2hPa,升压率平均为4.47hPa·h~¹,再次登陆福建时的中心平均气压为973.6hPa,与登陆时的中心最低气压平均上升39.6hPa,升压率为2.63hPa·h-',与台风在海上的中心气压相比,平均上升73hPa。由此可见,地形对台风的减弱十分重要,一个特强台风,登陆时减弱,降低一级,再次登陆福建省又降一级,成为一般的台风强度。第二种类型,台风登陆之前24小时内,强度略有加强,但总的强度不大,登陆时强度减弱较慢,台风中心登陆前8~15小时,强度达到最大,中心最低气压分别为962hPa和960hPa,登陆时分别减弱为980hPa和985hPa,由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强度,再次登陆福建时,中心气压分别为994hPa和1000hPa,由强热带风暴减弱为热带低压。

第三类也是曾经发展为强度较强的台风,但登陆之前24小时已不再加强,并开始逐渐减弱,在登陆之前,台风中心有一段显著的减弱期,台风中心在登陆之前大约6~18小时开始,由于受台湾地形影响,台风强度就开始减弱,且比登陆后的减弱速率更快。登陆后中心强度的减弱是其登陆之前强度开始减弱的继续。从第一类型的减弱过程和本类的减弱过程都表明,在登陆之前发展很强的特强台风其登陆前的减弱速率比强度较弱的台风要大。第四类登陆的台风,在登陆前48小时,强度就不再加强,并开始缓慢减弱,但登陆之前减弱速率很慢,登陆前24小时内的升压率分别为0.63hPa·h-¹,主要减弱发生在台风中心登陆之后到再次登陆福建之前。

菲律宾是千岛之国,也是多山的岛国,南部(5°N~10°N)的棉兰老岛有高达2954米的阿波火山,中部(10°N~15°N)的内格罗斯岛有高达2450米的坎拉翁火山,布里亚岛有高达2421米的马茶火山,北部(15°N以北)的吕宋岛更是一个多山岛,东部有马德里山,西部有中科迪勤山,主峰普洛山高达2928米。全国海岸多为悬崖峭壁,复杂多山的地形,对登陆菲律宾群岛台风的强度有显著减弱作用。据研究,强台风穿过群岛时,地面最大风速平均减小45%~50%,弱台风减弱10%~15%。

图中I,是袭击菲律宾群岛前24小时台风的平均强度,I₂是离开菲律宾群岛后24小时的平均强度,据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83.根据其分布计算其回归线(图中实线)可供预报业务参考。然而每次过程变化不完全一样,情况比较复杂。第一种类型是台风中心在登陆菲律宾之前24~36小时强烈发展,登陆前6~12小时达到最强,登陆前后台风中心强度迅速减弱。这类台风强度都是特强台风,中心最低气压常在910hPa以下。中心最低气压达904hPa,登陆前6小时开始减弱,气压上升率为2.67hPa·h-¹;登陆后12小时,气压上升率为4.17hPa·h-'。

登陆前台风中心最低气压达904hPa,登陆前气压上升率为1.17hPa·h-¹,登陆后9小时气压上升率为2.67hPa·h-¹由图4-76可见,台风中心最低气压为905hPa,登陆前15小时气压上升率为1.67hPa·h-¹,登陆后15小时上升率为3.8hPa·h~¹,进人南海后12~18小时仍然继续减弱,由特强台风,减弱成为强热带风暴强度,其中两例在南海再度加强为一般的台风强度,有一例继续减弱。登陆后的气压上升率是登陆前的1.5~2.3倍。第二种类型也是台风登陆前12~18小时强度达到最强,以后开始减弱,且其减弱速率比登陆后还要大。

第三种类型与第二种类型基本相似,都是在登陆前24小时强度达到最强,但其强度均比第二类弱,中心最低气压在920hPa~940hPa之间,减弱速率比第二类小,且其登陆前后的减弱速度差异较小,登陆前9小时中心气压上升率为0.78hPa·h-',登陆后9小时为0.87hPa·h-'。登陆前24小时中心气压上升率为1.00hPa·h-',登陆后24小时为1.50hPa·h-'。第四种类型最大特点是登陆前24~36小时有强烈发展过程,登陆前较长时间内,台风强度变化很小,形成马鞍形的变化特征,主要减弱出现在登陆后。

进入南海后仍继续一段时间,成为一般的热带风暴强度,以后又略有发展加强。登陆前27小时开始缓慢减弱,中心气压上升率为0.89hPa·h~',登陆后到进入南海均在减弱中,中心气压上升率为0.96hPa·h~',比较2例可见,登陆前较强台风比稍弱些的台风,登陆后的减弱速率要快得多。在以上的各种类型中几乎都有这种特点。第五种类型是台风登陆前长达2~3天时间内台风中心强度几乎没有变化,登陆前后强度减弱,进入南海后,较长时间强度维持少变。

地形的影响是什么 地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台风

登陆前10~46小时内台风中心气压都维持在930hPa左右,登陆前10小时开始减弱,减弱一直持续到台风中心进入南海后。进入南海后长达60小时内,台风中心强度几乎没有变化。由图4-84可见,登陆前4~70小时内台风强度一直维持不变,登陆前后减弱12小时之后就不再减弱了,进入南海前6小时起维持24小时强度不变,24小时后发生一次变化,以后又不变,这种类型几乎均发生在登陆菲律宾群岛较南的位置上。此外,还有一种较少见的类型,就是登陆菲律宾群岛前后,台风中心气压变化曲线近似成“八”形,登陆前后缓慢减弱,登陆后12小时尚未进南海,在岛上台风中心强度又开始加强,其强度达到登陆前24小时台风中心的强度。

在我国大陆登陆的台风,如果来自西北太平洋的台风,不在台湾岛登陆,同时登陆前24小时台风中心距台湾岛大约在200km以外的海面,则台风强度减弱较慢,如图4-85、4-86、4-87所示。从7月31日20时到8月1日24时登陆之间的28小时内,台风中心气压由906hPa上升到923hPa,中心气压上升率为0.61hPa·h-',是所有登陆台风前受地形影响减弱最小的台风之一,也是登陆我国大陆台风中强度最强的台风之一。登陆前24小时气压上升率分别为1.46hPa·h-',和0.93hPa·h-',减弱也较慢,因此登陆时强度都较强。台风中心没有在台湾登陆而在福建省闽江口以北登陆台风,强度较强,但是如果台风中心紧靠台湾岛东部或东北角海面经过,中心距海岛在200km以内或更近,台湾地形对台风强度的减弱作用仍然十分突出,登陆前有12小时位于靠台湾岛不到100km的海面上,因而中心减弱很快,由登陆前24小时的930hPa到登陆时减弱为985hPa,由一个强台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强度。

由较强的台风减弱为一般台风强度,过巴士海峡以后,强度维持少变或略有减弱。台风登陆海南岛前后同样受地形影响而减弱。以上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地形对台风强度减弱的作用,以台风中心最低气压的变化作为台风强度标准,比用中心最大风速的变化不但简便,而且较为可靠。因为气压不易受地形影响,而风速受地形影响很大,有时很难度量台风强度的变化,同时气压同风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似乎也可以用气压的变化作为台风强度分级的标准。一般来说,把中心最低气压1000~990hPa定为热带风暴,989~976hPa定为强热带风暴,975~951hPa定为台风,950~921hPa定为强台风,≤920hPa定为特强台风似乎是合适的。

结果表明,地形对台风强度减弱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然而其作用大小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地形越复杂,山脉越高,对台风的减弱作用越大,因此,从结果来看,台湾岛由于多个高于3000米以上的高峰,对台风的减弱作用最大,气压上升值(表示台风中心减弱率)最大可达8~10hPa·h-',这是一。其次,几乎所有台风,尤其是发展比较成熟的台风,当其中心靠近大型岛屿或陆地以外200~400km时,就可能受地形的影响而发生减弱。台风中心靠近陆地100km以内到登陆之后,其减弱的速率较大。

第三,凡是在我国台湾岛、菲律宾登陆之前达到较强的台风,其减弱的速率最快。第四,凡在台湾登陆后再进入台湾海峡,其强度很少有重新发展加强的概率。不但如此,一直到第二次在大陆上(多数在福建中部沿海)登陆时,台风强度仍在一直减弱中。因此,第二次登陆时,其中心强度常比登陆之前的强度减弱2个量级,一个特强的台风减弱为台风,一个达台风标准的强度常减弱为热带风暴。有时甚至减弱为热带低压。菲律宾群岛对台风强度减弱的影响,比台湾岛小,但一般也可达一个量级。

如在群岛滞留或移动的时间长达24小时以上,则可能减弱两个量级。登陆菲律宾的台风,如在15°N以南进入南海,其中心强度有可能重新加强,但加强有限,最多增大一个量级,如果在15°N以北进入南海,重新加强的机会很小。第五,穿过巴士海峡的台风,其强度也常发生减弱。从吕宋岛东北角掠过的台风,其减弱作用有时与登陆该岛的作用几乎相当。第六,各次登陆台风强度减弱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地形的减弱作用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总之,台风强度的加强或减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有利加强的因素超过减弱的因素时,即使是在地形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台风也会大大加强,因此,我们也遇到有不少台风移近到菲律宾群岛以东或台湾岛以东或中国大陆近海岸,甚至是登陆后(如8807台风)发展加强的例子,所有这些都必须根据现场的各种具体征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是加强或减弱的正确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也是任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地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地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导致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这些能量包括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主要是由太阳辐射、重力、日月引力、水流、风力等来自地球外部的营力(通过大气、水、生物等)所引起的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企图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趋向平夷,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内力和外力对地壳的作用是一种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内力企图使地壳物质的分布趋向一致,而外力则试图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趋向平夷。从地质历史各个阶段来看,有时可能内力占主导地位,有时可能外力起主要作用。这两种力量的长期相互作用,促使地球上各种地形的不断演化和发展。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