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科学考察船雾沉东海 海上有雾船能行驶吗

2024-05-31 来源:天气网

导语:在船只沉没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们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勇敢精神,并且他们一方面积极协助船员进行自救,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保护船上的科研设备,希望能够尽可能减少损失,然而,由于事发突然且情况紧急,许多设备在沉船过程中遭到了严重损坏,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海上有雾船能行驶吗?

科学考察船雾沉东海 

科学考察船雾沉东海 海上有雾船能行驶吗

轮船

1993年5月2日清晨,中国舟山群岛海域薄雾缭绕,海面像蒙上了一层面纱。这个季节正是冷暖气团在东海交汇的时候,阵阵海雾由南向北袭来,整个海面上雾气腾腾,能见度很差,几十米远就看不清来往船只,加之鱼汛期来临,东南沿海各省数以百计渔船云集这里,为繁忙的航线增添了几分拥挤。

这时,中国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6”号科学考察船,为执行1991年3月经联合国批准的中国大洋矿区调查任务,于5月1日从上海港启程,前往太平洋中部夏威夷附近海域,进行深海金属矿产的考察;当考察船驶出长江口外海,在北纬29°12'、东经124°28'处,时针正指向5点5分,剧烈的震动使船舱里的物品纷纷落地,还在梦中的科考人员都被惊醒了,随后,“嘎嘎”的钢板撕裂声,让人惊心动魄。紧接着,船体剧烈地震动了几次。船上的报警信号骤然响起,可只响了两声便消失了。

几分钟后,海水向船舱猛烈涌进,船体开始倾斜下沉;当确定已无力自救时,船长发出了“弃船”的命令。船员急忙施放救生艇,由于右舷已严重破损变形,悬挂在那里的救生艇已被撞坏,无法使用;人们自发地赶到左舷,用斧头砍断绳索,放下两艘救生艇和两个橡皮筏。5点25分,船长最后一个离船,与106名生还者登上救生艇。5点37分,所有人员默视着为中国海洋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向阳红16”号科学考察船,只见它船尾向下,船头朝上,急速地沉入东海。

这次考察船的沉没,是几十年来罕见的事故。这次海难的起因是,一艘3.8万吨的塞浦路斯籍“银角”号货轮,漠视雾天航行的规则,从侧面撞击了“向阳红16”号右舷。“银角”号巨大的船鼻,如一把利斧直插入考察船的机舱,瞬间舱内便灌满了水,主机立即失去动力,电源中断,连第3声警笛都未及拉响,就迅速下沉了。这次事故造成近亿元的损失,严重影响了中国向联合国承诺的勘察洋底锰结核任务,

并有3名科考人员,因舱门被挤压变形无法逃生,以身殉职。“向阳红16”号船是1981年建造的现代化科学调查船,这个系列的调查船共有3艘,“向阳红16”号是其中一艘,排水量为4400吨,最大船速19节,续航力达1万海里,能抗风力12级。船上装有先进的通信导航设备,海洋各学科实验室和仪器,可在除极地以外的所有大洋海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该船自下水以来,已5次赴太平洋进行考察,多次在中国近海执行常规调查。按船上配备的先进导航设备,在雾区航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对方违反航行规则,当发现“向阳红16”号在其前方时,未采取紧急防碰措施,遂酿成船毁人亡的惨剧。

科学考察船雾沉东海 海上有雾船能行驶吗

大雾

海上有雾船能行驶吗

保持高度戒备: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应立即开启信号灯和雾号,船长应上驾驶台指挥,船舶同时减速,并停止使用自动舵,改用手操舵,保持守听,与附近船舶交换各自的情况和动态,协调避让意图和行动。

保持正规瞭望:在雾航时,应使用视觉、听觉、雷达、AIS等一切手段时刻保持正规的瞭望,悉心观察,从灯光、水天线、风向、目标等的变化中判断能见度是否正在恶化,是否正在进入雾区。

保持安全航速:雾航时,船舶在任何时候均应使用安全航速行驶,以便能采取适当而有效的避碰行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内把船停住。

正确采取避碰行动:雾中两船相遇致有碰撞危险时,两船均应及早采取行动避免碰撞,而且要尽量避免以下的行为操作:除对被追越船外,对正横前的船舶采取向左转向。

充分利用助航仪器:应充分利用AIS、雷达、VHF等助航仪器,获取他船的信息,全面掌握他船动态和自身所处通航环境,视情发布本船雾航警报,以提醒过往船舶注意。

及时接收气象信息:及时接收气象信息,与船舶建立有效联系,及时传达雾情信息,强调安全为先、谨慎驾驶。

尽管有雾时船只仍可行驶,但必须遵循上述安全措施来确保航行安全。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