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高考为什么有赋分政策 新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2024-05-31 来源:天气网

  导语: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每一个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验。而赋分政策作为高考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和公平原则。那么,高考为什么有赋分政策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高考为什么有赋分政策

高考为什么有赋分政策 新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考试

  高考实行赋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公平地评价考生的成绩,解决不同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

  赋分政策,特别是在新高考模式下,是为了解决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问题。不同学科之间的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存在差异,如果各科目原始成绩简单相加,会造成学科之间的不公平不公正。等级赋分制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不再以分数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单科成绩在总排名中的名次为标准。这种制度有效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带来的影响,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

  赋分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保证了成绩的可比性和区分度。它解决了选考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需求。此外,赋分制度在一定程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保证了成绩的可比性和区分度。总体来说,等级赋分制比传统高考计分规则更为合理和公平。

  什么是赋分制?

  辽宁、重庆、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广东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以及第四批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七个省份统一采用五等级赋分制。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每省各不同。

  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高考为什么有赋分政策 新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赋分制

  关于赋分制的其他问题

  Q:为什么要采取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如果以原始分呈现考试成绩,会带来学科间不公平问题;等级呈现方式则使得不同学科考生因等级划分而保持了成绩相对均衡,学科间试题难易差异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较好消除,使得不同科目之间成绩可以相加。

  Q:高考选考科目可以知道卷面的原始分数吗?

  高考公布的分数为赋分之后的分数。

  Q:赋分和选考人数有关吗?选考人数越多越容易被赋分?

  考虑赋分因素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类情况︰学霸选考越集中,成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试题难易程度:试题难度越高,学霸区的炮灰就会越多。试题越难,学霸越容易和其他人拉开差距,考上名校。赋分模式下,选择人数越多,赋分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会越大。总而言之,赋分制度下不仅要求考生考虑自身的成绩,还要考虑本省其他竞争者的成绩。

  Q:赋分制下,如果某一门选考人数特别少怎么办?

  这一现象在首批试点的浙江省有出现,采取的措施为设置最低保障基数,当选考人数少于“基数”时,则按照基数人数进行赋分。

  Q:新高考改革下,考生交白卷也有60分的成绩?

  新高考改革采取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30分,如果考生交白卷,实际卷面成绩0分,选科目成绩被排到E等级。那么在等级赋分后,任选科目每科最少也有30分会被计入总成绩,两门任选科目即60分。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