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海洋能利用形式有哪些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2024-05-24 来源:天气网

导语:海洋能利用形式有哪些?海洋能利用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了多种技术路径和应用领域,首先,最常见的海洋能利用形式之一是潮汐能,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潮汐涨落所产生的能量进行发电,那么海洋是怎样形成的?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具体情况吧!

海洋能利用形式有哪些

海洋能利用形式有哪些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海洋

中国海洋能总蕴藏为4—5亿千瓦,据目前的分析和预测,潮汐能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约为2098万千瓦,大陆沿岸波浪能约7000万千瓦,南海及台湾以东的热能约1.5亿千瓦,盐差能在1.6亿千瓦以上。我国海洋能开发研究始于50年代初,主要开发潮汐发电技术,70年代末,开始波浪能和潮汐能发电研究,80年代中期,着手海洋热能和盐差能的研究。目前,我国只有潮汐能开发利用初具规模,已建和待建的潮汐能发电站共10座。在已建电站中以广东顺德电站最大,装机容量5000千瓦,年发电量900万千瓦小时。目前运行发电的8座小型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5160千瓦,年发电量1742万千瓦小时。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的海洋是在地球形成早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形成的。

地球形成之初,太阳的周围残留了大量的尘埃和气体。这些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开始聚集,结合,由小变大,形成了最早的岩石。随着质量的不断增加,地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开始急剧收缩,岩石内部放射性元素不停地衰变,释放出大量热能。同时,地球强大的引力也使得轨道附近小型天体不断地撞向地球,撞击产生的巨大热能让原始地球处于熔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原先储存在地球内部的水分被火山等地质活动带到了地表,由于当时的地表温度非常的高,这些水都变成了水蒸气,跑到了原始大气中。

大约在四十亿年前,地球的地表温度降下来了,于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水降落到了地面上,那时候的地球下了一场持续一千万年之久的倾盆大雨,雨水流淌到地势低洼的地方,形成了原始海洋。

此外,海洋的形成还涉及到地球的板块运动。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但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区,板块的碰撞挤压会形成海沟或山脉,张裂拉伸则会形成裂谷和海洋。

综上所述,海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地球的早期形成、内部物质的分异、地壳运动以及水循环等多个因素。

海洋能利用形式有哪些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海洋

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资源

生物资源:海洋中蕴藏着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如鱼类、贝类、藻类等,这些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和各种产品原料,还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矿产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深海油气、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铜、钴、镍等元素)、富钴结壳等,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资源:海水中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钠、镁、澳、碘、钾、金、铀等,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如海盐、镁、溴、碘等。

动力资源: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

空间资源:海洋的空间资源为人类的运输、航行、休闲娱乐等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