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年最大范围暴雨将至 双台风趋势明显

2024-05-23 来源:天气网

5月22日,随着高空暖脊的东移,西北地区的干热气团主力已经从河西走廊扩展到河套平原。靠近中蒙边境的拐子湖、二连浩特等地,在12点前后气温已超过全国其他地区,下午陕甘宁和内蒙古中部一些地方将冲击5月最高气温纪录。

今年最大范围暴雨将至 双台风趋势明显

高温天气

预计今天,干热气团将深入华北中原,大范围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即将开始。而在更北方,西伯利亚冷涡正在悄然发展,预示着一场天气的激烈交锋即将展开。

从24小时气温变化图来看,昨日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东部的许多地方都处于升温区的影响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更加炎热。

5月21日,敦煌的气温冲破了40度,这一创纪录的高温正是受到了大陆暖脊控制和干热气团的影响。

干热气团往往形成在大陆高压系统的控制下,特别是当大陆高压在西北地区建立时,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得地面温度迅速升高。

此外,5月的甘肃地区本来就少雨干燥,土壤湿度低,进一步加剧了高温的程度。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的气象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之前笼罩南方的雨带正在减弱并向东移动,晴天区域逐渐增多。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显现出夏天的气息。

5月22日上午,有网友在观察海南以南的雷达图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旋转的回波系统。这些旋转回波看起来像是一个减弱的台风,纷纷猜测这是否预示着1号台风艾云尼的生成。

一、旋转回波的真相:季风涡流

实际上,近期南海的气象状况确实变化多端。一方面,南海夏季风已经进入爆发临界状态,南海上的水汽和热量日趋充足,之前形成了强盛的降雨云团。

但幸运的是,这些降雨云团并未大举上岸,使得华南沿海的暴雨没有增强到极端的程度。

随着水汽和对流活动的增长,受季风和幅合带的影响,气流在海南以南区域形成了一个小型涡流系统。

虽然看上去与台风有些相似,但实际上这只是北上季风在海南岛地形作用下的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台风的前兆。

今年最大范围暴雨将至 双台风趋势明显

季风是指大范围的风带系统,在不同季节发生显著的风向变化。南海季风的爆发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气流,这些气流在接触海南岛的地形后,容易形成涡流。

这种小型涡流在雷达图上呈现出旋转回波的形态,容易被误认为是台风。但实际上,这只是季风影响下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不意味着台风的生成。

二、西太平洋的台风胚胎

尽管海南以南的旋转回波与台风无关,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西太平洋确实有一个台风胚胎在缓慢发展。

卫星云图显示,菲律宾以东海域有大片云团活动,这是一个台风胚胎正在酝酿中。

这个台风胚胎被编号为93W,具备形成台风的潜力,但需要满足一系列特定的气象条件才能最终发展成为台风。

台风胚胎的发展通常受到海洋温度、湿度以及大气环流的综合影响。目前,西太平洋海温较高,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支持,而幅合带的存在则为热带扰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台风胚胎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今年的1号台风——艾云尼。

三、大范围的危险雷雨

中央气象台预测,24日至26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及黄淮等地将迎来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局部地区还可能出现大雨。

随着冷涡的南下,我国北方地区将迎来一轮强对流天气。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频繁出现,特别是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雷暴大风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力,树木倒伏、广告牌脱落、建筑物损坏等都是常见的灾害。

此外,冰雹的出现也将对农业和交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正在生长的农作物来说,冰雹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此次强对流天气影响范围广泛,从西北到东北,几乎覆盖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目前来看,由于冷涡到来前北方多地高温,大气能量充足,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可能会比较大,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极端天气现象。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