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森林资源的扩大与更新 森林资源的价值有哪些

2024-05-22 来源:天气网

导语:森林资源的扩大与更新,是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森林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其保护和更新显得尤为重要,并且 为了扩大森林资源,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森林资源的价值有哪些吧!

森林资源的扩大与更新

森林资源的扩大与更新 森林资源的价值有哪些

森林资源

1.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是扩大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加紧了对人工林的营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1980年全世界只有人工林面积1.38亿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6%,占森林总面积的4.9%,比15年前增加近1倍。这些人工林大多位于中国、欧洲、苏联和北美和日本。中国是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1986年达3830万公顷,其次是美国、约为1760万公顷,苏联为1100万公顷,日本709万公顷,另外还有英国123万公顷、法国116万公顷、西班牙160万公顷、南朝鲜168万公顷。

许多国家通过人工造林扩大了森林覆盖率,法国从1946年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从20.7%提高到27%,34年间提高了6.3%。匈牙利在1946—1979年森林覆盖率从12%提高到了17.1%;33年间提高了5.1%。芬兰在过去的11—13年间森林覆盖率从55.3%提高到64.6%,提高了9.3%。苏联在1973—1983年森林覆盖率从34.4%提高到36.2.10年提高了1.8%。营造人工林能够为工业提供大量的木材,缓解对天然林的压力。

新西兰从20年代开始营造人工林,到1935年共营造速生人工林27万公顷,从而在全国形成了以天然林为防护林,人工林为用材林的战略格局。1960年开始生产木材,人工林产量已超过了天然林,不但满足了国内需要,还可有一部分出口。迄今,全国已有人工林100万公顷,虽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8%,但木材产量却占全国木材产量的95%,计划到2015年人工林面积将达到240万公顷,届时木材产量可达到3000万立方米,其中2000万立方米将面向国际市场。智利营造速生丰产林从40年代开始,到1984年全国人工林面积已达107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0.6%,但年产木材却占全国木材产量的90%。目前,木材已自给有余,1984年林产品出口值达3.3亿美元。

意大利是一个少林国家,年消费木材3000万立方米,其中88%依靠进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营造人工林,目前杨树人工林已达15万公顷,年产木材占全国木材产量的一半。人工造林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选择树种,与天然林相比,其生产力高,便于经营管理,利用现代遗传学研究和林木繁殖技术,可培育出生长迅速,干形好,林质优良、抗病虫害和对耐寒耐旱的新品种来。下述先进的林木改良方法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

(1)种子园。建立种子园是当前世界上培育优良造林树种的共同趋势,林业发达国家现在已完成或正在完成第一代种子园的营建工作。全世界现有种子园面积2.5万公顷,其中苏联8376公顷,美国5511公顷,中国4264公顷,芬兰3000公顷以上。1980年美国南方松造林43%是采自种子园的种子,日本种子园提供的种子占造林的43%,芬兰和瑞典欧洲赤松种子园已能满足其全部造林所需,瑞典云杉种子园也可满足造林所需种子,苏联种子园面积虽大,但只能满足造林用种的1%。

(2)组织培养。这种新的无性繁殖方法在老树种幼树上都能重复进行,可使优良品种得到快速的大量的繁殖。美国已用组培技术培养花旗松等无性系苗木。

(3)细胞培养和生物工程。将来,遗传学家希望能由单个的细胞培育成树木,这种细胞培养技术能从单株树木上大量而迅速地进行无性繁殖。这种技术已在农作物,如酒草、玉米和西红柿上获得成功。以后也望应用于树木的研究中,即让良好的遗传特征载体直接嵌入树木的细胞中,并能无限制地复制。此外,天然的突变或人为导致的突变,其细胞也能产生耐高盐渍、耐寒抗旱的树木。其最终目的是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一种“胚胎”或极其微小的幼树,并将它们加工成种囊状的人工种子,这些种子内含着林业工作者作期望的遗传结构。

2.发展乡村林业

发展农业和发展林业一直是一个不相容的矛盾。在过去10年里,发展中国家的经营者们一直都在探求全面解决滥伐森林与需要增加粮食和薪材生产这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最有希望的“新”体系是农林业结合,是由最新科学和古代实践两者共同孕育出来的一套土地经营技术。正如“农林复合系统”这个名词所提示的意义那样,它是在同一土地上用农业和林业的方法种植木本作物,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这种技术持续下去,其效益会超过农场;且增加了薪柴、粮食、肉类和其它产品的收获量,从而减轻了农民需在邻近森林中寻找新的农业用地的压力。印度几乎所有的邦都在发展乡村林业,到目前乡村林业面积已达550万公顷,其主要形式是鼓励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造林或林粮间作。迄今,乡村林业已初见成效,古吉亚特邦村民营造的林木,其最高收益率已达89%,超过了种植农作物的收益。

肯尼亚现在所需木林的47%来自农业用地,25%来自牧地,只有28%来自森林。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森林只提供全部木材需求量的40%及全部薪柴需求量的10%。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中部,大约只有2.5万公顷土地种植咖啡、食用作物(如香蕉)和木麻黄,这种树可提供遮阳、木材和薪柴。中国将近有130万公顷的耕地间种着泡桐,在海河流域的小麦田里,泡桐林带保护着农林作物免遭干热风的危害。坦桑尼亚气力马扎罗山区的查格加农户庭园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空间,采用多层次的农用小块地,以增加产品的花样,从块根作物到耸天大树都有。

森林资源的扩大与更新 森林资源的价值有哪些

森林资源

农户庭园能满足农民所需薪柴的1/4—1/3.大部分情况可为家养牲畜提供全部饲料。在卢旺达,农民采用多层次的农林牧作业法取代轮垦、过度放牧和随之而来的滥伐森林和土地侵蚀。他们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带状地上种植树木和绿篱、获得庇阳,增加土地水分,同时也生产出水果、木材、饲料和绿肥。其生产的薪柴除供自家用外,还有25—50%的剩余,粮食的产量也增加了。

农林复合技术使得这离天然林的农民也能获得林地的各种效益。生长于农作物和牧场间的树木不但提供了薪柴、木材、干鲜果、饲料和肥料,而且适当的树木还可以肥沃土地、防止浸蚀,涵养水分,并使作物和动物免遭风害和过度的日晒的伤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的价值有哪些

森林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木材和生态效益上。本文将依次从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其价值,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森林资源在生态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首先,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据研究,全球约有50%的生物物种可以在森林中找到。其次,森林还具有强大的碳汇能力,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棵树每年可以吸收约20公斤的二氧化碳,从而减轻温室效应。此外,森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减缓洪涝灾害等。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木材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木材是森林的主要产物,可以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行业。同时,森林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和绿色创业机会。例如,森林氧吧、自然保护区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选择,而林下经济如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也为农村扶贫脱困提供了新途径。

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类生活的改善和促进作用。例如,森林可以提供果实、草药等天然资源,为人们带来健康和福利。此外,森林还能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和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然而,当前森林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如乱砍滥伐、非法采伐、森林火灾等。未来,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如加强执法力度、推广生态补偿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森林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