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我国态势与对策是什么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2024-05-21 来源:天气网

导语:我国态势与对策是什么?从水资源总量来看,我国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地域差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水资源匮乏,而另一些地区则存在水资源过剩的问题,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给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接下来就去看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吧!

我国态势与对策是什么

我国态势与对策是什么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黄河

一、基本态势我国的水资源和其它主要资源一样,人均拥有量居世界人均水平之下。而我国又是耗水大国。据统计,1988年我国年取水量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约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18%,是目前全球水资源利用程度的2.6倍,居80年代世界各国取水量之首。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如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已达到50—70%,地下水资源大量超采,导致出现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大量环境问题。

全国已有300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5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进入80年代以来,水利工程老化,水利投资锐减,供水量不足,农田灌溉面积逐年萎缩、加上年年大面积洪涝干旱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供求矛盾,应根据我国国情,探索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保证我国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我国水资源基本特点和现阶段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1)我国水资源与其它主要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一样,总量虽属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少。全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量仅及世界人均的1/4.

(2)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水土资源、水与能源资源组合很不匹配,如北方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4.1%,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9.8%,煤炭、石油资源也多集中在北方地区,加剧了水的供求矛盾。

(3)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增加了调控的难度,影响了水的可利用性。

(4)根据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大量增加可控水量,面临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困难和人口搬迁、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制约。

(5)各部门用水严重浪费,经济效益低下,存在着巨大的节水潜力。我国工业产品水的单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数倍,大多数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及先进国家的1/2左右。不少地区每亩农田灌溉用水量一般超过实际需水量的1/3.甚至1倍以上。

(6)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每年污废水排放量达360亿立方米,处理率仅20%左右,造成严重污染,不仅严重影响环境,而且减少了洁净水的可供水量。

(7)据有关部门和不同学者的研究,到本世纪末我国需增加供水量800—2300亿立方米,虽然预测结果数字大小可相差1—3倍,但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全国总用水量增长趋势将是客观存在的。

二、建立节水型经济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一个时期内要大幅度增加可供水量将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从长远看,为了维持水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必须大力控制全社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盲目增长,应研究在我国建立一种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的节水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尤其在北方少水地区更应加速该体系的实施进程。建立节水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它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进程,但都应通过教育、立法、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各种有效手段,予以逐步实现。具体措施是:

1.加强宣传教育,全民树立起节约用水意识

应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电影,教科书等宣传教育手段,逐步改变人们以往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旧的观念和认识,不断提高全体民众和各级决策者对建立节水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养成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社会新风尚。

2.通过健全水法和制定各种有效的的行政措施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真正做到依法管水。根据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地解决地区间、部门间水资源权益分配以及企业和城乡居民用水户间水的使用权问题,逐步建立各种用水户的用水核算制度。要把水利事业做为一种基础产业纳入国民经济体系中来。

3.近中期应把挖潜、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重点

目前全国大、中型病险工程很多,还有待配套的半拉子工程,严重影响水库蓄水能力和安全,应尽快治理和完善配套。通过水利工程挖潜,我国有可能增加灌溉面积666.7万公顷左右。农业是最大用水户,农业节水对缓解全国用水矛盾,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挖潜和节水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全社会应建立和完善各种节水器具、节水设备和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国家从科学研究、产品生产、原材料供应、资金和税收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促进节水事业的发展。要通过挖潜、节水以达到增加可供水量和减少的需水量的目的。这是当前仍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解决全国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各种条件许可下积极兴建新工程开辟新水源,增加供水能力。

4.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不合理水价

现阶段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其后果是,一方面造成大量工程入不敷出,国家与地方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许多工程老化、破坏得不到资金进行适时维护和更新,减少了可供水量;另一方面导致用户的严重浪费,同时也使各种节水工程技术措施和污水处理的比较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节水和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水价势在必行。

5.增加水利投入,改革投资政策

80年代以来,水利投入锐减,近10年来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仅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2%左右。不及前30年平均值的1/3.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近10年来我国农田灌溉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10年前净减66.67万公顷,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是扩大农业再生产和发展工业、城镇供水事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我国40年来的实践表明,水利基本建设应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7%左右为宜。在增加水利投入时,投资政策要实行改革,应改变过去单靠国家无偿投资的政策,要按照受益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获益情况进行合理分摊,避免过去投资政策造成盲目争项目、争资金的弊端。

我国态势与对策是什么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洪涝

6.加强区域水资源综合研究

根据水资源条件逐步调整生产力局面。我国是个洪涝干旱频繁的国家,面临着既要解决干旱缺水,又要防治洪涝灾害的双重艰巨任务。因此,一个区域综合研究,不仅要研究水资源的供求关系,还应全面研究与水有关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决不可顾此失彼。应在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总目标基础上,探讨区域水资源的宏观管理问题,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地区更应重视这个问题。

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其它社会经济条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今后要考虑把水电、化工、钢铁等大耗水工业尽可能布置到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沿岸和沿海地区。我国海岸长18000余公里,有取之不尽海水资源,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尽可能更多地利用海水资源。在北方少水地区、应适当发展旱作农业,培育和发展耐旱、耐盐作物品种,减少农业需水量。

7.加强水质保护,实施污水处理再利用

我国目前污水年排放量达360亿立方米,8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全国大量地表水遭污染、地下水也受其害。实施污水资源化,不仅使处理过的污水得到利用,减少淡水取用量,也保护了环境,兼收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多种效益。在北方缺水城市应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实现污水资源化,缓解当地水资源供求矛盾。

8.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发国际河流

我国是个有众多国际河流的国家。应在开放政策指导下,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与邻国的实际情况,加速我国国际河流的基础研究,加速国际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我国边远地区和邻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利于边防的巩固和安定。

9.积极参予国际社会开展的水资源方面的国际性研究工作

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提高我国水资源科学研究工作水平,为全人类共同解决全球水资源问题作出我国的应有贡献。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属于水资源紧缺国家,人均淡水量居世界一百零九位。我国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就南北位置来说,我国北部区域水资源相对紧缺,仅为南方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里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缺水问题,不但内陆城市缺水情况严重,沿海城市也存在水资源不足情况。在工业生产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不断发展,工业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监管不力,工业废水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就直接进行排放,导致我国百分八十以上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被污染,另外工业重复利用水资源系数不到百分之六十,存在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在农业生产方面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百分之四十,农户经常采用大水漫灌的农作物灌溉方法,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零点五,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造成水资源浪费。由此可见,我国的广大民众并没有建立节水意识,我国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但关系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