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河南暴雨什么时候停 郑州等23日降雨趋于减弱结束

2021-07-21 来源:天气网

天气网讯,直到现在,河南一些地方仍有强降雨,山体滑坡等灾害还在发生,对此,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河南暴雨什么时候停?到底河南暴雨还要持续多久呢?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河南的暴雨今天还有,而到了明天会所有减弱,后天(23日)郑州等降雨就趋于减弱结束。

河南暴雨什么时候停 23日降雨趋于减弱结束

河南暴雨什么时候停 郑州等23日降雨趋于减弱结束

河南暴雨

21日,河南中北部有大到暴雨,北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郑州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50~120毫米)。

22日,河南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小到中雨(5~15毫米)。

23日,河南中西部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分散性阵雨(1~5毫米)。此轮强降雨过程趋于减弱结束。

河南此次暴雨和什么有关?

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造成河南中西部长时间出现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7月中旬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降水效率高。

河南暴雨什么时候停 郑州等23日降雨趋于减弱结束

台风烟花

三是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四是对流“列车效应”明显。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反复经过同一个地方,如同一节节列车路过,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暴雨导致内涝注意什么?

一、行人切勿在积水中行走

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切忌冒险涉水。

二、行人切勿靠近电线等金属物体

不倚靠路灯杆、信号杆,避免与含金属物体接触。暴雨天气出行,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空调室外机、落地广告牌等金属物体接触,可选择一处地势较高的位置避雨。

要留意周围是否有电线,保持距离避免触电伤害。尤其不要靠近或在架空线和变压器下避雨,因为大风有可能将架空电线刮断,而雷击和暴雨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短路、放电。

另外,如果发现电线断落在水中,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标记,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警。一旦电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此时应单腿跳跃离开现场,否则很可能会在跨越电线时触电。

河南暴雨什么时候停 郑州等23日降雨趋于减弱结束

内涝安全知识

三、开车切勿冒险通行

开车的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冒险把车开到有积水的地方,切勿驶入立交桥的底层或下沉式隧道中。停车的时候尽量选择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防止车辆进水。进入漫水区前,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车辆熄火。如果车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启动以防止发动机进水。

如车辆周围已经形成积水,最佳选择是立刻打开车门离开车辆,步行至地势较高的地方。若积水已经较深,没过车体超过二分之一,打开车门不再可能,这时车窗就成了最佳的逃生路径。如果积水尚未堵住车窗,则应抓紧时间解开安全带,打开中控锁,摇下车窗逃生。若车体被整个淹没,水压致使车窗无法摇下,就要利用身边的防盗锁、羊角锤等工具砸破侧车窗逃生。

四、水灾过后需防范次生灾害

即便水灾过去,也不要放松警惕,更不能饮用水流,因为水中可能有汽油、下水管污物、泥浆等,充满很多的细菌,异物弄破皮肤会造成感染,细菌容易从皮肤毛孔趁机而入。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带电。所以不要让小孩子在水中玩耍,也尽量避免蹚水。

淹水后也不要立即回到家中或水淹区域,因为水势退后,斜坡多的地方还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洪水走后一定要清理所有被水浸泡过的物品,因为上面可能残留有下水道的污物和化学元素。

相关推荐

郑州地铁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经历 救出后一度昏倒被母亲来电叫醒

郑州地铁被困乘客顺绳桥走出隧道 郑州地铁5号线被困亲历者讲述经历

河南暴雨致境内25条高速31个路段封闭 恢复通行时间待定

受河南暴雨影响北京西站71趟始发列车停运 30日内办理全额退票手续

郑州被困亲历者:有人已交代后事 拜托表哥表姐照顾爸妈

郑州暴雨为什么这么大 郑州为什么下这么大的雨

河南暴雨致农村多人失联 目前仍有人尚未联系到村内家人

郑州暴雨的这些消息是谣言 关于郑州暴雨谣言汇总

为何乘客被困地铁两站之间 郑州暴雨乘客被困地铁两站之间原因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