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天气常识

台风疑难路径成因的探讨

来源:天气加2024/06/17 17:13:15

导语:台风作为热带气旋的一种,其运动路径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展现出复杂多变的特性,然而,有时台风的路径预测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通常被称为台风疑难路径,这些疑难路径的成因涉及大气环流的复杂性、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海洋热状况的变化以及台风内部结构的演变等多个方面,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台风是如何被带偏的吧!

台风疑难路径成因的探讨

台风

这次台风疑难路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台风受其外围环境合成流场的影响。平时工作中,由于高度场的分析要比风场分析简便;因此,通常以高度场的变化,推测风场的变化,并以高度场的变化为主,进行分析,判断台风的动态。这次台风过程,其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处于急剧减弱中,1990年8月13~19日每日08时47945、47909、47827、47807四站逐日500hPa高度平均值变化曲线图,从8月16日起,高度急剧下降。

表明副热带高压急剧减弱,到8月18日08时,台风北侧500hPa等压面上已经不存在588位势什米的副热带高压中心,只有长江中下游还有两环588位势什米的小高压中心,8月18日20时500hPa形势与8月18日08时基本相似,但长江中下游小高压范围更小了,同时华北西风带低槽发展更明显了。相应地在这段时间台风路径发生右转,尤其是8月18日02时至19日02时台风路径明显北移,同台风北侧副热带高压减弱是一致的。

但是,到19日02时以后,在副热带高压非常弱的情况下,台风移向突然西折,这在事前是很难预报的。分析表明,这是由于风场分布不对称造成的,从8月18日20时500hPa高空图流场可以看出,台风北侧7个纬距内存在一支很强的东北气流,比其东北侧的东南风大,计算结果显示,台风西北侧的东北风,比东北侧的东南风大约5m·s-¹,正是由于这种风场分布上的差异,导致8月19日02时以后在台湾东部海面台风路径发生西折。

这种风场分布上的不对称,台风中心在福建省东南沿海徘徊旋转期间,也非常明显。例如8月20日08时,在台风中心登陆之前,在500hPa高空图上,台风西北侧有一支很强的偏北风,比台风东侧的偏南风大,因而台风中心登陆福建之后,折向西南偏南方向移动。8月20日20时,当台风中心在同安县下海之后,台风中心东南侧的偏南风比其西南侧偏北风大,因而热带风暴中心又朝偏北方向移动。

台风

总之,在这次台风(热带风暴)活动的全过程中,各次路径上的拐点,几乎都和实际风场上的分布不对称有密切联系。但是,对常规资料进行客观分析之后发现,由于平滑的结果,风场分布的不对称现象不一定能显示出来。如果参考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或是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并由丰富经验的预报员进行bogus技术分析,以弥补常规观测的不足,或许能更准确地揭示风场分布的不对称现象。它对台风路径预报是有较大帮助的。

台风是如何被带偏的

一方面,取决于台风自身的强度。一般来说,台风偏弱、结构不对称时,则更容易受周围流场的影响。例如,环境引导气流(如副高)较弱时,台风靠内力缓慢前进,如果出现与之相当甚至更强的天气系统(高空冷涡、其他热带气旋等),这个台风则处于弱势地位,被强大的对手“牵着鼻子走”。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环境引导气流的变化:引导气流的大小、强度和方向是决定台风路径最主要的因素。当多个天气系统在台风周围进行“拉锯战”时,会造成台风的“迷茫”。台风处于三个高压或四周数块高压中间,位于“鞍形场”,会受高压边缘气流(顺时针方向)的引导而移动,如此周游,形成了打转。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4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