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天气常识

资源政策战略目标是什么

来源:天气加2024/05/17 17:48:00

导语:资源政策战略目标是什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资源政策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而且资源政策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资源配置、利用和管理方面所设定的长期目标和规划,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资源配置战略定义吧!

资源政策战略目标是什么

自然资源

1.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不同社会对各自自然资源基础的利用方式取决于它们的认识,以及改变认识使之与资源利用模式相适应的经验。资源管理中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说明了这一点。

粗略划分,人类对资源管理的思想认识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朴素的资源综合利用思想。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朴素的资源综合利用思想在世界上不少地区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所表现。这种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把世界看成是“存在物的共生体”,注意到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在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注意对水、土,动植物的综合利用和管理,从而,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界自觉、不自觉地形成某种和谐状态。典型的例子有南亚地区对三角洲和泻湖的管理,大洋洲斐济的“Vanua”概念(即把水、土、植物、动物、人类看成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非洲马里的“公共资源互惠管理”等。当然,由于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比较低,这种综合管理思想大多是感性的、朴素的,缺乏系统的理性认识。

第二阶段是人类支配自然思想。这种思想起源于早期的欧洲科学文明,以及工业革命以后的价值观。这种思想从工业革命的成功中获得启示,认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广阔前景以及工业时代积累的物质财富,既可以替代自然资源,还可以创造资源,因而人类不可能受自然界的束缚,而是完全有能力支配自然。这种思想过高地估计了人类对自然的支配能力,对人类资源和环境管理的实践影响很大。

第三阶段是自然保护思想。1798年,英国牧师马尔萨斯发表了名著《人口论》,首次对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提出振聋反聩的警示。此后,工业化过程中日益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促使自然保护思想的形成。自然保护思想认为,人类由于生育过度和滥用资源,已经陷入了生态陷阱。现代文明的进步一直是靠牺牲生态健康而实现的,这就好比举债度日,然而,还贷期限即将来临。为此,为了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保护世界现存的资源基础,即使是采用降低现代物质文明的方法,也在所不惜。自然保护思想对工业革命以后的价值观提出挑战,促使人类进一步思索、探求新的发展模式。只是,自然保护思想倾向于把自然保护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从而,不能照顾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既要加速经济增长,又要保护资源基础的特殊要求。

第四阶段是持续发展思想。“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M)发表的“在保护现存资源的条件下,实现持续发展的总目标”的《世界保护战略》中首次提出的。持续发展思想第一次把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这一概念很快获得广泛的认可,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所采纳。1987年,以挪威首相G.H.Brundtland任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提出全球持续发展的目标,标志着一种新型的资源和环境管理模式已经形成。

财产

2.持续发展的内容

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战略,它对所有的财产,包括自然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管理,以增加长期的财富和福利。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寻求避免只顾满足现代人类的基本需求,忽视子孙后代的需求的增长模式的灾难,寻求资源在贫富之间更加均等的分配。

持续发展与自然保护有本质区别。首先,自然保护的基本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类的需要,以此减缓资源的耗竭速度,使世世代代共同受益。持续发展也关心减缓资源的耗竭速度,同时还主张目前的决策不应该对保持或改善将来的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要求将环境保护的实效与人类经济状况的持续改善联系在一起,这就为那些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过快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益思路。其次,自然保护主张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世界自然资源。

持续发展则注意到事物发展的动态性,不强求保持自然资源现有的存量或任何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特定组合。事实上,随着发展的持续,资源基础的组成也会发生变化。持续发展也与常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把资源消耗、环境退化、文化破坏、社会不稳定等减少到最低限度,相比之下,常规经济发展模式倾向于单纯追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持续发展”一词目前虽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常用语,但是,其确切含义事实上还有很大的争议。不管如何,持续发展思想至少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用高效率的技术利用非可更新资源;(2)用开发非可更新资源的收益进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力;(3)保护可更新资源的生产力,以供永续利用;(4)保护公共产权资源。

资源配置战略定义

资源配置战略定义,资源配置战略名词解释在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现象。在我国,这一间题更为严重。这有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单靠市场机制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往往会产生逆向调节,即资源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而使得落后地区更落后,发达地区更发达。从整体上看,这样不利于经济与社会长期均衡祖定地发展。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财政分配.即财政补贴、税收、财政政策与财政管理体制等手段,实现资源在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配里。

资源配置战略政府部门是指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凡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均称为非政府部门。从社会总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各应获得合理的份倾。一方面保证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则要满足非政府部门顺利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战略从而实现社会总资源配置的均衡。这就要求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确定财政职能的合理范围.进而确定财政参与国民收人分配的适当比例。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4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