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天气常识

资源型产品国际贸易概况有哪些

来源:天气加2024/05/16 17:37:35

导语:资源型产品国际贸易概况有哪些?资源型产品国际贸易的盛况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各国因资源的不均衡而展开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以石油为例,作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的国际贸易市场一直都备受瞩目,下面就一起去看看什么是国际贸易吧!

资源型产品国际贸易概况有哪些

港口

1990年世界资源型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约为1.8万亿美元,占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7%,比1965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以美、日、欧为主的高收入国家占世界资源型产品进出口贸易额2/3、中低收入国家只占1/3。

一、不同经济水平国家资源贸易各具特色

从资源型产品进、出口净值来看,中低收入国家依然是世界资源贸易的净出口地区,而高收入国家依然是净进口地区。1990年中低收入国家资源型产品出口净值约为1300亿美元,主要包括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另外,高收入国家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主的大洋洲资源出口净值为220亿美元。高收入国家资源进口净值达2495亿美元,主要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世界资源型产品的三大进口市场。另外,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南亚、东欧属于资源净进口地区,进口净值为300亿美元。

从资源产品贸易结构来看,世界中低收入国家的资源贸易由以农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以能矿产品为主。能矿产品在资源出口中的比重由1965年的44%提高到1990年的60%。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能矿产品出口由24%提高到68%,中东和北非国家由76%提高到8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由48%提高到57%,而高收入国家的资源出口则以农产品为主,约占资源出口2/3。

从资源型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来看,全世界资源出口的比重总的趋势是逐渐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各有不同。高收入国家由1965年31%下降为1990年的19%,东亚和太平洋国家则由69%下降为31%,南亚国家由63%下降为30%,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由93%下降为67%,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北非国家下降幅度较小,分别由1965年的93%和98%,下降为1990年的92%和87%。拉美加勒比,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出口仍然是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世界资源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来看,高收入国家和中下等收入国家资源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资源进口的增长速度,而中上等和低收入国家资源进口的增长速度高于资源出口的增长速度。1965—1990年高收入国家资源进口与出口年均增长分别为1%和1.9%,中下等收入国家分别为1.7%和4.8%,中上等收入国家分别为1.4%和0.9%,低收入国家分别为2.9%和2.6%。高收入国家资源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缓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资源消费量增长减缓,资源消费增长相对缓慢;中上等收入国家资源进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经济进入工业化阶段,加工工业迅速发展,资源消费增长,国内资源相对不足;中下等收入国家资源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内农业、矿业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低收入国家资源进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对资源压力过大,资源环境恶化,国内资源相对不足,但各国资源与经济状况不同发展则各有特色。

二、少数发达国家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居垄断地位

1990年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约为4000亿美元,其中高收入国家出口额为2800亿美元,1965—1990年出口额平均增长1%;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国家约1200亿美元,但1965—1990年几乎没有增长。

粮食贸易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商品粮有效需求的增长和各国粮食生产的状况。由于世界粮食生产和人均占有量的不平衡,长期以来世界余粮国家和缺粮国家两极分化趋势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发达国家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500公斤,人均粮食产量500多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1950公斤,人均粮食产量250公斤。

从世界粮食进口方面看,随着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粮食的有效需求也在稳步增长着。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已由粮食出口沦为净进口地位,1987年发展中国家净进口粮食达到9210万吨。1985年,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量占世界的52%,原苏联和东欧占世界的22%,日本、西欧和其他发达国家占26%,如果今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情况好转,粮食进口的需求还将有所增加。目前世界有75%个国家只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70—80%,还有50多个国家人口占世界的1/2.粮食自给率只有50%。

从世界粮食出口方面看,由于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相继形成了巨大的粮食生产能力,其成本较低,剩余较多,为发展国际粮食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世界粮食出口贸易主要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所掌握。1987/1988年度,四国粮食出口达1.6亿吨,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80%以上。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一度衰退,发展中国家贸易收入减少,世界粮食贸易处于徘徊,市场竞争激烈,起伏不定,粮价大起大落。1987年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农业补贴和出口补贴达700多亿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全部农业出口收入,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出口倍受打击。

农产品

三、热带与亚热带经济作物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最主要的农产品

拉美、非洲、亚洲所生产的咖啡、可可、蔗糖、天然橡胶、棕仁、棕油、香蕉、花生、剑麻、烟草、茶叶等主要面向美国、日本、西欧三大世界消费市场。

咖啡出口主要是南美,其次为非洲。南美巴西、哥伦比亚的咖啡出口量占世界的40%。非洲咖啡产量占世界的1/3.主要出口国有科特迪瓦、扎伊尔、喀麦隆、布隆迪等国,有的国家咖啡出口占总出口收入的85%以上。可可出口以非洲为主,其次为拉美。可可主要分布于西非和中非沿海地区,产量占世界3/5.输出占世界的72%,主要出口国有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等,主要输往美国、欧洲。非洲花生生产占世界1/4强,出口占1/3以上。非洲剑麻产量占世界一半。非洲丁香油生产占世界50%以上,全部用于出口。拉美是世界最大原糖出口地区。亚洲是世界茶叶的主要出口地区,印度、中国、斯里兰卡为世界三大茶叶出口国,出口占世界1/3以上,茶叶进口以欧洲为主。天然橡胶在亚洲的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东南亚的马尼拉麻、棕油、胡椒分别占世界出口量的95%、85%、60%以上。亚洲也是世界最大的黄麻出口地区,孟加拉黄麻出口量占世界的80%。

四、世界资源贸易中能源产品贸易发展最快

1965—1990年,世界能源产品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0.1%,远高于世界资源型产品贸易平均增长速度,是世界资源贸易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资源型产品。1990年世界石油产量的44%,天然气产量的14%,煤炭产量的10%,用于国际贸易。

在世界170个国家中,能源不能自给的有130个。目前,美国、西欧、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50%,而他们的国土面积仅占世界的8.8%,人口占16.2%,其中美国可部分自给外,主要依靠进口。世界10个主要能源消费国美、原苏联、中、日、德、英、加、法、波、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3/4.能够做到自给或有盈余的国家只有原苏联、中、波、加。世界能源消费地区的高度集中主要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大耗能工业布局不平衡。凡是经济愈发达,工业越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其能源消费量也越大。

1.石油贸易

石油是世界资源贸易中,地位最为重要的产品。1990年世界石油贸易额占世界能源贸易额的85%,占世界资源贸易的37%。世界石油出口地区主要是中东和北非及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北部海岸地区。

2.天然气贸易

天然气是目前世界资源贸易中发展最快的能源,1990年世界天然气出口量为3058亿立方米,其中前苏联、加拿大、荷兰、阿尔及利亚、挪威、印尼的天然气出口量为2710亿立方米,占世界的89%。欧洲共同体天然气的进口量为1402亿立方米,美国为427亿立方米,日本为479亿立方米,合计占世界天然气进口量的75%。近20年来,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中部都发现了大量天然气,这些地区都有可能成为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区。有足够证据表明,世界天然气资源足以在今后20—30年内使天然气消费增加1倍,并可保证几十年。

3.煤炭贸易

1991年世界煤炭出口为4亿吨,澳大利亚、美国、南非、加拿大、前苏联、中国、波兰七国煤炭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89%。1991年日本煤炭进口量为1.1亿吨,欧共体进口达1.3亿吨,合计占世界煤炭进口量的60%。

五、矿产的贸易是南北关联的重要方面

在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非燃料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很快,除黄金和铅锌外,占世界生产总量的1/2左右,但加工能力却为原料生产能力的20—30%,差距很大。其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至今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矿产原料的供应基地。虽然发达国家由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对原料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但美国、日本、西欧非燃料物的消费量仍占世界60%以上。非洲矿产资源出口的对象主要是英、法等西欧前宗主国和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矿产品生产方面则表现为品种的单一性,为满足前宗主国工业发展的需求,矿产品基本上用于出口,对国际贸易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长期以来,非洲国家矿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矿产品价格长期呈下降态势。1980—1988年,非洲出口的初级产品平均价格下降了12.3%,使非洲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矿产资源中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钴的储量,非洲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矿物开采量出口量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拉美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代工业中所需要的20多种最重要的矿物原料绝大部分都有。

有铁、各种铁合金元素、有色金属、硝石、工业用的天然水晶、片云母等,铋、锑、银、铂、硫磺、锡、汞、铍、锂、钠、钒、锆、钍、金刚石等矿物也很丰富,出口主要以美、欧、日本为对象。美国所需的77种重要的战略原料中,约有一半来自拉美,其中进口铝的75%,铌的62%,铍、铅、铁、铜的42%以上;英国进口铌的55%,锡和铅的40%以上;法国进口铁矿的33%,锌和铜的20%;意大利进口钛、铅的30%;日本进口锑的62%,锌的35%,铌的29%,铁的26%,都由拉美供应。目前独联体也逐渐成为拉美资源型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独联体所消耗的铝土矿的1/4由拉美进口。

什么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4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