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天气新闻

国外地震最新消息今天:中印度洋海岭发生5.6级地震

来源:天气加2023/12/29 13:42:14

天气网讯,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今日(29日)地震最新消息,今天上午在中印度洋海岭发生了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了解,地震等级大于等于4.5级就会有危险,而大于2.5级一般就可以给人带来震感。下面一起来看看国外地震的最新消息。

国外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发生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9日09时18分在中印度洋海岭(南纬7.20度,东经67.75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大洋中脊,是由海底岩石突然断裂发生的急剧运动而造成的。一般海底地震都发生在数千米的海底,所以小地震是没什么影响的,但是大型的地震却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并且有一些比陆地地震更加可怕。海底地震可造成海底断层,可引起海啸、地面破坏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海底地震发生的同时,会从地心冒出很多有害气体,造成有些鱼类听觉细胞受损(耳石)。

地震产生的海浪会吹散鱼卵,导致可存活下来的数量大大减少。

在深海,海底光缆一般直接铺设在海底,当地震发生的同时,会对海底光缆造成破坏,妨碍人们的正常通讯。

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冲上海岸,造成对沿海地区的破坏。

地震海啸是怎样形成的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滑坡等也能引起海啸。

由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海啸形成后,大约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传播,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使波浪高度骤然增加,有时可达二三十米,从而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

从历史记录和科学分析来看,远洋海啸对我国大陆沿海影响较小。但我国台湾沿海,尤其是台湾东部沿海,地震海啸的威胁不容忽视,尤其是由近海地震引起的局部海啸,应给予高度关注。

海啸

地震海啸形成机制分两种:“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1、“下降型”海啸是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2、“隆起型”海啸是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相关推荐

元旦假期湖北天气整体较好 武汉最高气温将达16℃

元旦假期第1天湖南最高气温升至22℃左右 最后2天雨水上线

2024年元旦即将来临 杭州部分道路将实施交通管理措施

2024年元旦假日期间 北京机动车尾号不限行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4

渝ICP备18012671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22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