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起汉中褒城,北至关中斜峪关的褒斜道是古代关中与汉中相连接的最主要的通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古栈道。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自汉末至五代,南北兵争,皆取道褒斜。楚汉相争,刘邦采韩信之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即指此;汉武帝时曾发数万人治褒斜水道,欲使通漕运,未成;三国时,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就是就是由此道出秦岭,分兵屯田于斜水。褒斜道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当时开凿山石不是用铁器或火药,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雅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修建石门水库,17万方主要石刻移入古汉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