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二字合为一座山的名字,专指晋西北的管涔山。有关较早的记载有《元和郡县志》:“岢岚山在宜芳县北九十八里,高二千余丈,西北与雪山相接。”《太平寰宇记》:“岢岚山在岚谷县东二里。”从“岢岚”两字的字形分析,两字皆从“山”,含义明确是指山,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造字命名的特点。同时,这又是一个表音的地名,也就是说,这个地名的含义与其字义无关。再从这两字出现在汉魏间的时间分析,我们认为“岢岚”应是北方民族匈奴语言中的音译。东汉建安末,曹操徙南匈奴五部入居今晋北和晋西地区,“岢岚”之名当产生在南匈奴入居之后。岢岚山在汉代以前就有汉语专名,统称为管涔山,又名燕京山。管涔,本作“菅岑”,“菅”,是草类植物的菅茅;“岑”,是指尖状。“菅岑”意谓其群山森列如菅草芽尖,故后人俗称“芦芽尖山”、“芦芽山”。而“燕京”又是“菅岑”一音之转,实为同名之异写。后人又相其阴阳,把整个山脉分别称为北山、南山、东山,又将其主要山峰分别称为荷叶坪山、东雪山、西雪山等。汉晋以后又出现了“岢岚山”的称谓,显然是出自另外一个语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