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的旬阳文庙,原址在旬阳县城北门外旬河西岸,百年后的成化八年(1472)毁于洪水,由时任知县杜琳迁建于公家梁今址,其后直至清同治四年(1865)近400年间,历经13次拓修、续修、重建、重修,形成现有之规模。中华民国初文庙迭遭驻军破坏,后又改作粮仓及洵阳县参议会办公用房。建国后用为旬阳县干部招待所。1984年招待所迁出,交由旬阳县博物馆使用管理。由于屡遭变故,此时文庙仅大成殿尚存旧貌,其余建筑或毁或改,面目全非。从1984年到2004年的20年,是旬阳文庙进入全面恢复焕发生机的重要时期。由于县委、县政府的积极争取,创造条件,陕西省文物局拨款扶持,技术帮助,分作三期施工,对旬阳文庙进行修复,使其再现昔日风姿。 维修、重建后的旬阳文庙座北向南,自前至后依据地势作台阶式上升,整座建筑群分为上中下三个院落,主要建筑依次有上院的大成殿、月台(带御道),大成门及两庑(厢房); 中院的棂星门(牌楼),东西厢房;下院的照壁,义路(门楼)等。其中的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照壁都置于中轴线上,其两侧对称分布厢房,保持了我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主次分明,布局严谨的制度特征,从艺术风格来看,虽以官式做法为基调,却又吸收融合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因素,突显出整体庄严壮观,局部灵活多变的审美效果。今已成为旬阳太极城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