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小磨香油

大名小磨香油

【简介】大名府小磨香油是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著名食品,中华老字号,源于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开始出现,第一家是南关回民杨殿魁所开,他由作勤行生意改为磨香油。如今大名小磨香油全国闻名,飘香华夏。河北省大名县已成为全国名气最大,销售量最多的小磨香油加工地,年产香油占全国香油总量的1/4,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磨香油之乡。

【主要产地】河北,邯郸市,大名县

【历史起源】

大名县小磨香油早在清代光绪四年(1878年)开始出现,第一家是南关回民杨殿魁家,他由作秦行生意改为磨香油。当时他从山东东昌府请来一位磨油师傅。合伙在大8城内西街(与羊市街口相对)开设了一个小磨香油坊。此人善经营生意,除每天走街串户零售香油外,他还天天往板铺、包子铺赊销送油,给各铺立下账册子,定期算账。这样一来,小磨香油在大名逐步普及开来。尤其是回民,大多是用香油调味。售油量由少到多。每天可售出六斗芝麻的香油(每斗芝麻二十四斤)。

杨殿魁家*经营小磨香油赚了钱,磨油技师干了三年要辞业回家。走时,杨殿魁带着礼物盘费一路送行。磨油技师受了感动,至半路途中,技师将磨油秘诀告诉了他,只有两句话,即:馏到的芝麻,搅到的油”,就是炒芝麻后要用木掀扬凉,芝麻越凉越香。搅油时要搅熟,越熟出油越 多。杨殿魁回来后,掌握了技术,就独立经营小磨香油坊,越干越发财。直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左右)时,才有其它磨油户出现,但售油量远不及杨殿魁家。

【食用方法】

香油一般由于凉拌菜,也可用于蒸蛋。

【口感特征】

色枣红透明,口味纯正,异香扑鼻,沁人心脾

【食用方法】

香油一般由于凉拌菜,也可用于蒸蛋。

【选购技巧】

1、看色:小磨香油红中带黄,机榨香油俗称大槽油,比小磨香油色浅淡,熟菜籽油色泽深黄。

2、闻味:小磨香油,因芝麻经过适当火候炒后;芝麻醚变为具有香味的芝麻酚,香味格外醇厚浓郁。如掺假夹杂,兑入花生油或豆油等,醇香味差,而且带有花生或豆腥气味。

3、观形:香油在日光下透明,如掺入1.5%的水,便呈不透明的液体,甚至易沉淀变质。

4、看油花:在一碗清水中,放油一滴,如是纯香油,起初是薄薄油花,很快扩散,凝成若干个小油珠;如掺假时则油花小,且不易扩散。质量好的香油呈黄红色,小磨香油色较重,机制香油色较淡。

【储存方法】

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需求场合】

自己食用或是赠送亲友。

其它特产

更多>>

美食

更多>>

周边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