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 水资源的用途有哪些

2024-05-21 来源:天气网

导语:在全球化的今天,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势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而且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速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探索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对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去看看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水资源的用途有哪些吧!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  水资源的用途有哪些

河流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和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全球的淡水总取水量仍将会有所增长。尽管有人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淡水取用量将达到519000亿立方米,比1980年增加18700亿立方米,即增长1.56倍。但由于研究所需资料的不足,以及水资源供求因素的复杂性,要作出全球的符合实际的水资源供求预测将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只能根据已有资料进行一般的趋势性分析,以便了解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致的态势,同时也可作为我国的借鉴。前已述及,全球用水部门主要是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而农业又是用水大户。在各用水户中,对于用水量、用水保证率以及水质各有不同要求。就用水量要求而言,依次是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而就用水保证率和水质要求而言,依次是居民生活、工业和农业。而进行需水的趋势性分析中,只能通过各用水部门的需水量作动态的剖析,以便掌握全球总需水量的可能变化趋势。

一、全球农业用水经30年剧增后呈平稳状态

自50年代始,各国为了解决人口剧增对食物和纤维的需求,都把发展灌溉做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战略性措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把解决本国的粮食自给问题看成是维护国家经济政治独立的重要保证之一。50年代末全世界只有灌溉面积1.01亿公顷,而到1980年即增至2.17亿公顷,1985年发展到2.20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6%,人均灌溉面积达0.05公顷。其中亚洲为1.38亿公顷,占全世界总面积的62.8%。

50年代灌溉面积发展最迅速,增长率达49%,60年代和70年代增长率下降为41%和32%,80年代以来发展缓慢。全世界灌溉面积超过0.01亿公顷的有34个国家,其灌溉面积占世界总灌溉面积的94.3%,而其中灌溉面积超0.10亿公顷的国家有中国、印度、苏联,美国和巴基斯坦等五国,这五个国家灌溉面积达1.38亿公顷,占世界总灌溉面积的62.7%。从农业用水量看,这五国农业用水量达13594亿立方米,占世界农业总用水量的59.36%。因此,上述五国农业用水状况,对分析世界农业用水总趋势具有一定代表性。

50年代以来,由于灌溉面积的增长,农业灌溉用水也随之增加,全世界农业用水由1950年的11300亿立方米,增加到1980年的22900亿立方米,增长了1倍。但自80年代以来,尽管灌溉面积仍有少许增加,而农业用水却呈稳定的趋势,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一些农业用水大国的农业用水量得到控制。如前苏联农业用水从1950年的710亿立方米,增加到1980年的1610亿立方米,而1986年已降至1460亿立方米。美国农业用水也从1950年的1299亿立方米,增至1980年的2150亿立方米,而1985年已降至1961亿立方米。

世界农业用水头等大户中国,农业用水由1949年的1001亿立方米,增至1980年的3912亿立方米,几乎增加4倍,而从1981年至1988年只增加170亿立方米,增长明显趋于缓慢。80年代以来,农业用水基本呈稳定状态,主要有以下的原因:①经过近30年大规模兴建大中型水源工程以来,条件好的工程已修建得差不多,再继续兴建新工程受到工程投资、生态环境和其它社会条件等制约,困难重重。随着投资的增加,投资的报酬率逐渐降低,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尤其是原先设想通过兴建远距离跨地区的大型调水工程发展灌溉的计划,受到更多的制约,难以实现。因此各国的灌溉面积的增加数量有限,基本稳定在70年代末期的水平上;

②进入70年代以来,因工业等部门用水量的高速度增长,对原用于灌溉水源进行了再分配,从而减少了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

③各国政府面对世界性的水源紧缺,都通过立法、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④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发展灌溉,已产生大量环境问题,主要是致导大面积的土壤盐渍化,作物产量下降,已引起有关国家的严重关注,采取措施控制灌溉用水量;

⑤采用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需水量。目前世界农业用水的利用率仅50%左右。存在巨大的节约潜力,各国都把提高水的利用率做为解决水资源问题重要措施。据11个国家统计,自1974年以来,微灌面积已从5.53万公顷增至39.47万公顷,增加了7倍以上。以色列已有90%输水系统实现了管道化,喷灌面积占灌溉面积90%,1967—1981年全国灌溉面积增加39%,而用水量仅增加13%,实际上每公顷土地平均用水量减少了20%。

据美国灌溉面积大于0.1亿公顷的12个州统计,从1974—1984年,喷灌面积由406.13万公顷增加到653.13万公顷,全国喷灌面积由490.80万公顷,增加到898.93万公顷,10年间增加近1倍,喷灌面积占灌溉面积从23%增至40%。前苏联1965年地下管道输水系统仅占0.5%,而1984年已占63%。1967年至1984年,灌区地下输水管道长由1.3万公里增至21.8万公里,增长17倍。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  水资源的用途有哪些

河流

在新增的灌溉面积中90%实现喷灌。中国自80年代以来,在缺水的华北地区已发展200多万公顷低压管道灌溉,节约了大量农业用水。目前灌溉用水效率差异很大,发达国家每公顷灌溉用水量大约只是发展中国家的1/2.发展中国家由于水费低廉或根本不收水费,造成农业灌溉用水严重浪费现象。如巴基斯坦每提高10%水的利用率,则可扩大灌溉面积200万公顷。

中国在不扩大水源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节水措施,可扩大灌溉面积666.67万公顷左右。由此可见,只要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提倡科学用水,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不断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世界农业灌溉用水量基本可稳定在现有水平上,而不会有大量的增加。只要农业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世界总用水量的增长势头就能得以抑制。

二、全球工业用水,发达国家稳中有降,发展中国家急剧增长

工业用水1980年占总用水量的21.4%。尽管工业用水量明显低于农业用水量,但其增长率比农业用水增长率高。50年代以来,工业用水由1780亿立方米,增加到80年代的7100亿立方米,增长了4倍,平均年增长率几乎是农业用水的2倍。因各国自然条件和工业发展水平不同,工业用水在不同地区和国家间也存在巨大差异性。据前苏联国家水文研究所研究数据表明,70年代工业发达的北美、欧洲各国工业用水量占世界工业用水总量的83.3%(其中工业大国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占世界工业用水的48.4%和13.2%),而其它各国只占16.7%。

工业用水中,热电厂用水占很大比重,美国和前苏联的电力工业用水分别占工业用水量的82.4%和54.5%。工业用水中非回归水只占取水量的很小一部分。在热电厂中一般仅占取水量的0.5—3%,多数工业部门占5—20%,个别部门可达30—40%。一般来说,工业用水量随工业发展而增长,但这种用水增长不总是与工业增长成正比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瑞典等国,自70年代以来,虽然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但其工业用水量不但没有随之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循环用水,提高了水重复利用率,主要的发达国家水重复利用率都在80%左右。同时通过改造生产工艺,调整工业结构,以及增加了海水的用量等措施以减少用水量。如美国据估算1985年一般工业取水量及仅1980年的2/3.而热电厂的淡水取用量也下降了约1/10.日本1975年的工业用水为183亿立方米,而到1983年已减少到158亿立方米,下降了13.7%,出现了工业用水量负增长的局面。

发达国家由于资金雄厚、管理水平高,技术设备先进、工业结构不断高技术化,今后其工业用水量不大可能有明显的增加,可望出现稳中有降的局面。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不然,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工业地区,如亚洲的东南亚、东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在工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因资金短缺、设备更新缓慢、生产工艺落后,水资源管理水平差,在一个时期内,其工业用水量将随着工业增长而增加。

如中国,1965年工业取水量为181亿立方米,1980增加到457亿立方米,1988年到增加到663亿立方米,23年内增加3.7倍。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因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总值占全世界比重很大,只要工业发达国的工业用水增加趋于平稳状态甚至出现下降势头,那么全世界的工业用水的基本格局就不会有显著变化。

三、全球城市生活用水有增无减

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两部分。城市生活用水量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数量、城市规模与功能,自然条件,城市设施与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习俗等因素。城市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很小比例,但对水质标准和保证率要求极高。1980年全世界城市生活用水仅占总用水量的6%左右。本世纪以来,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用水量也随之急剧增长。

1900年城市生活用水量为161亿立方米,到1980年增加到2000亿立方米,增长了12.4倍。自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人口由7.34亿增加到1980年的17.64亿。而欠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更快。其城市人口总量已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195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为4.47亿,欠发达国家为2.87亿,而198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为7.98亿,欠发达国家已达到9.66亿。这一发展趋势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5%以上,而欠发达国家一般只占30%以下。

因此,各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重差异悬殊。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已占该国总用水量的12—17%,而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仅占1—3%。因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城市生活人均日用水量有着明显差别。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人均日用水量可达200—600升,美国旧金山和波士顿均超过1000升。而欠发达国家一般只有100升左右,中小城市仅及数十升。

可以看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随着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增加,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城市生活用水量将迅速增加,在总用水量所占比重也将进一步提高。据预测中国本世纪末城市生活用水将比1980年约增加3倍,由1980年的68亿立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200亿立方米左右,同期城市生活用水比重将从2%增加到4%左右。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  水资源的用途有哪些

水资源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仍有占1/4人口的城乡居民得不到洁净的安全的水供应,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为此作出不懈努力,但解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如果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则可以持续分享大自然的恩惠,况且目前全世界淡水资源的利用量仅及全球径流总量的7%左右。就淡水总量而言,是足以满足全人类的长期享用。但是正如前述,由于全球水资源在时空上分配不均匀,以及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各地区水资源供求矛盾存在很大差异性。

在广大缺水区,如亚洲的中亚、西亚、南亚各国,蒙古、中国华北、西北地区,非洲的北非、东非,美国的西部和欧洲的西部地区出现供水严重不足的局面。尤其在国际性地域,因水资源严重短缺,已导致国际间地区冲突,甚至有潜伏发生战争的危险,如中东地区。面临着各国存在水资源不同程度的不足,各国政府都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放在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地位,国际社会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并作出巨大的努力。目前主要措施有:

(1)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加强水资源的基础科学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并制定了多个“国际水文十年计划”,国际上近期又开展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探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预测水资源未来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的国家已多次开展了本国水资源评价工作,对水资源长期供求趋势进行预测。

(2)全世界有近40%人口生活在国际河流、湖泊流域内、各国都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处理国际河流、湖泊流域水资源共同的开发利用问题,签署国际间协议,对水资源进行合作开发和公平合理分配。

(3)通过立法,制定法律和条例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4)各国十分重视节水工作,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各用水部门水的利用率,抑制淡水供应量的增长。

(5)加强水质和水环境保护,重视对污水的处理,实施污水资源化,取得净化环境和减少新鲜水需求量的双重效益。

(6)开辟新水源,扩大可供水量,在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受阻情况下,重视对当地水资源的更有效开发利用。

(7)沿海国家不断增加海水取用量和淡化海水以弥补淡水之不足。

水资源的用途有哪些

一、是调节气候

水是大气的重要成分。虽然大气中仅含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然而,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环运动起着不同地区的能量传输作用。

二、是水磨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

流动的水开创和推动土地地貌的形成,重排地表景观以及三角洲形成等。水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也在岩石的物理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是水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水可以输送多种多样材料和营养物质。水输送物质的形式有两种:溶解的矿物质和整体物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质可以沉降到水体,然后由水输送。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到,水可以把环境污染物输送、扩散到更远、更广泛的区域。

四、是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

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0%到80%,甚至90%以上。水是生命原生质的组成部分,并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还是生物体内外生物化学发生的介质。因此,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还可以决定动物群落的类型、动物行为等。

五、是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水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论是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2/3.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3l水。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是,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全球的水循环已大大偏离了它的自然状态,水的流动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人口迅速增长,加快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污染了水体,森林破坏改变了蒸发和径流方向等,这些人类活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破坏,使世界面临着水危机。

猜你喜欢

热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资讯